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最新研究:黄梅戏名称的形成与确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最新研究:黄梅戏名称的形成与确立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F4G49050552DR54.html

黄梅戏是中国传统戏曲的重要剧种之一,其名称的形成与确立过程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通过对大量历史文献的研究,发现黄梅戏的名称在晚清时期就已经出现,并在民国时期成为与黄梅调、黄梅采茶戏一样广泛流行于戏曲界的正式名称。

晚清时期“黄梅戏”名称的出现

1879年8月29日,《申报》发表《黄梅淫戏》一文,这是目前已知最早关于“黄梅戏”的记载。虽然文中使用了贬义的“淫”字,但可以确定“黄梅戏”这一名称已经存在。此后,1885年《申报》又载《淫戏宜禁》,提到“湖北戏班专唱黄梅调淫剧”,表明黄梅戏又有了“黄梅调”的名称。

民国时期黄梅戏之名的盛行

进入民国时期,黄梅戏的影响不断扩大。1917年,《民国日报》记载了北门外火药库旁汪家演出黄梅戏的盛况;1918年,《时报》等媒体报道了湖北戏班在上海九亩地演唱黄梅调。1921年,《宿松县志》明确记载:“邑境西南,与黄梅接壤,梅(黄梅县简称梅邑)俗好演采茶小戏,亦称黄梅戏。”这说明“黄梅戏”之名已经初步形成。

学术界对黄梅戏的讨论与认可

1934年,著名戏曲专家王泊生在北平中山公园演讲《中国戏曲之演变与新歌剧之创造》,其中提到“黄梅有黄梅戏”。这一观点随后在《中央日报》《华北日报》等多家媒体发表或转载,引起了中国戏剧界的大讨论。马彦祥、周彦等学者也纷纷在文章中提及“黄梅有黄梅戏”,进一步巩固了这一名称的学术地位。

黄梅戏名称的确立

1952年,安徽省临时黄梅调剧团在上海演出时,剧院预告和《解放日报》广告均使用了“黄梅戏”的名称,这表明“黄梅戏”之名早已深入人心。1953年,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的成立,最终确立了“黄梅戏”作为这一剧种的正式名称。

结论

通过对大量历史文献的研究,可以得出结论:黄梅戏的名称在晚清时期已经出现,民国时期成为戏曲界的正式名称,并在1953年通过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的成立得到最终确立。这一发现对于理解黄梅戏的历史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