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黄梅戏名称的形成与确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最新研究:黄梅戏名称的形成与确立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F4G49050552DR54.html
黄梅戏是中国传统戏曲的重要剧种之一,其名称的形成与确立过程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通过对大量历史文献的研究,发现黄梅戏的名称在晚清时期就已经出现,并在民国时期成为与黄梅调、黄梅采茶戏一样广泛流行于戏曲界的正式名称。
晚清时期“黄梅戏”名称的出现
1879年8月29日,《申报》发表《黄梅淫戏》一文,这是目前已知最早关于“黄梅戏”的记载。虽然文中使用了贬义的“淫”字,但可以确定“黄梅戏”这一名称已经存在。此后,1885年《申报》又载《淫戏宜禁》,提到“湖北戏班专唱黄梅调淫剧”,表明黄梅戏又有了“黄梅调”的名称。
民国时期黄梅戏之名的盛行
进入民国时期,黄梅戏的影响不断扩大。1917年,《民国日报》记载了北门外火药库旁汪家演出黄梅戏的盛况;1918年,《时报》等媒体报道了湖北戏班在上海九亩地演唱黄梅调。1921年,《宿松县志》明确记载:“邑境西南,与黄梅接壤,梅(黄梅县简称梅邑)俗好演采茶小戏,亦称黄梅戏。”这说明“黄梅戏”之名已经初步形成。
学术界对黄梅戏的讨论与认可
1934年,著名戏曲专家王泊生在北平中山公园演讲《中国戏曲之演变与新歌剧之创造》,其中提到“黄梅有黄梅戏”。这一观点随后在《中央日报》《华北日报》等多家媒体发表或转载,引起了中国戏剧界的大讨论。马彦祥、周彦等学者也纷纷在文章中提及“黄梅有黄梅戏”,进一步巩固了这一名称的学术地位。
黄梅戏名称的确立
1952年,安徽省临时黄梅调剧团在上海演出时,剧院预告和《解放日报》广告均使用了“黄梅戏”的名称,这表明“黄梅戏”之名早已深入人心。1953年,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的成立,最终确立了“黄梅戏”作为这一剧种的正式名称。
结论
通过对大量历史文献的研究,可以得出结论:黄梅戏的名称在晚清时期已经出现,民国时期成为戏曲界的正式名称,并在1953年通过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的成立得到最终确立。这一发现对于理解黄梅戏的历史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从“祭灶”到“拗九节”,福州过年传统民俗有哪些?
医药制造业:在创新中突破,助力经济增长
医药制造业研发大战:谁将笑到最后?
李白、苏轼、陆游教你超脱心境
造成失眠的心理原因都有哪些?失眠还和心理有关吗?
告别失眠,中医教你安然入梦
如何通过坚持习惯摆脱失眠(培养良好习惯改善睡眠质量)
阜阳西站停车费新规:免费时间延长至30分钟,新能源车享更多优惠
广州南站停车费“天价”引热议:80元停车费背后真相
天台山站停车攻略:高铁旅游必备
练琴新姿势:机械手助力钢琴家突破技能瓶颈
《草木人间》票房低迷,陈建斌投资能否回本?
陈斌增持大昌集团,数字化转型能否成功?
谁能想到?福州先锋市场这么“红”
白娘子教你搞定大姑姐:千年智慧化解现代家庭矛盾
高情商媳妇如何搞定大姑姐?
开封清明上河园沉浸式旅游为文旅业创新发展提供样本
艾滋病在河南盛行时期:挑战、应对与希望之光
食管镜检查:守护你的消化健康
心理治疗助你摆脱食管功能障碍
蹄筋、海参和猪肚的涨发清洗全攻略
【强烈推荐】琼瑶电视剧经典歌曲Top20首[附链接]建议收藏
明州往事:宁波市行政区划的前世今生
宁波三大景点全攻略:天一阁、保国寺、招宝山怎么玩?
行业视点|李嘉诚正式退休,余生将继续发力医疗事业
“开封城,城摞城,地下埋有几座城?”
襄阳牛肉面,巷子里的“小破店”竟如此惊艳!
探访襄阳古城墙:三国文化的见证者
襄阳一日游网红打卡攻略:从古城到夜市的完美体验
外科医生本硕博连读需要多久?详解中国外科医生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