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里的大美中国·小暑丨何以消烦暑 不若清凉游——走进陕西三处避暑地
节气里的大美中国·小暑丨何以消烦暑 不若清凉游——走进陕西三处避暑地
7月6日迎来小暑节气,天气逐渐炎热。陕西境内自古以来就有不少避暑胜地,其中甘泉宫、九成宫、玉华宫三处避暑地,不仅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优美,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甘泉宫:惬意青山中的清凉之所
“汉氏初都……其远则九嵕甘泉,涸阴冱寒,日北至而含冻,此焉清暑。”这里的“甘泉”指的是今西安市西北方向约90公里外的淳化县甘泉山。甘泉山一带地势险要,夏季清凉。秦朝曾在此营建林光宫。汉朝时,汉武帝在林光宫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形成甘泉宫。
甘泉宫遗址
史书记载,甘泉宫因山得名,是恢宏的宫殿建筑群,规模和地位仅次于长安未央宫。据传,汉武帝在位54年,到过甘泉宫的次数多达75次。
“椽栾山北古明庭,盛夏凌兢寒不释……年年避暑云阳去,储偫千官趋道途。”清代诗人姚鼐的《甘泉宫瓦歌》描写了甘泉宫盛夏依然清凉的环境。
甘泉宫遗址出土的瓦当
7月1日,甘泉宫遗址区凉风习习。沿着甘泉宫遗址纪念碑旁边的小路往前,道路右侧陈列的石熊生动可爱,尽头是两个东西相对的圆锥形山包。
甘泉宫文物管理所所长赵强介绍:“汉代帝王曾在甘泉宫进行重要的祭祀活动,祈求益寿延年、国泰民安。”
经考古探测,甘泉宫城垣平面呈长方形,遗址范围东西长约1900米、南北宽近900米。遗址内发现瓦当、石砖、兵器、铜镜等文物上千余件。其中,瓦当尤其多,图案瓦当有“龟蛇雁”“蟾蜍玉兔”等8种,文字瓦当有“甘林”“长生未央”“五谷满仓”等24种。
甘泉宫遗址广场北边一石砌大道的不远处,有一高大的石头建筑物,上面写着“秦直道起点”几个大字。这是中国古代第一条“高速公路”——秦直道的起点段标志碑。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命大将军蒙恬率部修建了秦直道。后来,这条快速军事通道成为秦可攻可守的“丁”字形纵深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汉时期北击匈奴、昭君出塞、张骞西行,东汉时期文姬回归中原,唐代征伐突厥,明清时期北上贸易往来,都与这条路有关。
甘泉宫遗址发现的部分珍贵文物在淳化县文博馆展出。7月2日,改造升级后的淳化县文博馆正式开馆迎客。
九成宫:千年避暑城
唐代帝王在长安周边修建的避暑离宫有数十座,除了毗邻兵马俑的华清宫外,九成宫、玉华宫、翠微宫、仙游宫等也闻名于世。
九成宫景区的西海苑景区
被誉为“离宫之冠”的九成宫最早是隋文帝杨坚修建的仁寿宫,经唐代复修后改名为九成宫,前后使用长达200多年。凭借宏伟的建筑、独特的山水胜景、凉爽宜人的气候,九成宫吸引两朝四帝共19次到达此地。唐开成元年(公元836年),九成宫遭遇洪水和泥石流,被淹没。
“十二层城阆苑西,平时避暑拂虹霓。云随夏后双龙尾,风逐周王八骏蹄。”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从遥想九成宫避暑着笔,追思贞观太平盛世所写的《九成宫》中的诗句。
近半个世纪以来,考古发掘基本探明了隋唐时期九成宫的宫殿布局和建筑特点,发现了缭城城垣、内皇城城垣、诸多宫殿、亭台楼榭、寺庙、道观及生活设施等众多遗存。其中,37号大殿遗址规模恢宏,保存完整,填补了中国建筑史上隋代宫殿建筑的空白;4号殿遗址石构高大厚重,是我国现存面积最大的隋唐石构殿堂基址。
麟游县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魏益寿介绍,麟游县城的绝大部分建在这座宏伟的宫殿建筑群遗址之上,位于县城西部的九成宫景区只是遗址的一小部分。
九成宫景区的碑亭里陈列着享誉世界的九成宫醴泉铭碑、万年宫铭碑,吸引无数爱好书法的游客前来观瞻。虽然历经千百余年,魏徵撰文、欧阳询书写的《九成宫醴泉铭》仍笔笔见力、字字传神,向人们讲述李世民杖捣醴泉、朝野欢欣的经过和九成宫曾经的建筑之精和园林之美,以及魏徵对李世民文治武功的歌颂。
“我们一直积极按照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推进遗址考古发掘、文物修缮维护工作,实施九成宫遗址保护,让人们了解隋唐灿烂的历史文化。”7月3日,魏益寿介绍,九成宫景区内西海湖对岸的大看台即将施工完成。届时,宝鸡首部大型山水实景演艺《千年九成宫》将在此上演。
玉华宫:山水交相映
玉华宫的前身是唐仁智宫。唐王朝政权新立时,为提防突厥南侵关中、拱卫京师平安,李渊在玉华山麓间修建了一座离宫,即仁智宫。仁智宫区位优越,进可攻、退可守,建成后很快成为唐王朝抵御突厥的屯兵驻守之处和军事指挥中心。
玉华宫东门楼
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李世民颁布《建玉华宫手诏》,敕令大规模扩建仁智宫,并更名为玉华宫,由唐代杰出的建筑大师阎立德主持营造。
明代诗人胡侍在《扈驾郊坛陪祀》一诗中,以“朱坛晴雪媚春空,云从天行气象雄。八骏宛回黄竹路,六龙遥向玉华宫”描写了玉华宫雄伟的山川地理形势。
玉华宫建成后占地9顷,有五门十殿,规模宏大。李世民携文武百官在此居住了8个多月。
唐高宗李治时期,玉华宫改为玉华寺。玄奘奉诏在此设立皇家译场,译经弘法,度过了他一生的最后4年。玄奘圆寂后,玉华寺慢慢荒废,到宋代时只剩下肃成院。
“考古人员在肃成院遗址发现了石雕金刚座、佛足印等珍贵文物,金刚座座基左侧刻有玄奘亲写的20字楷书铭文。”玉华宫景区讲解员薛彩凤介绍,“山坡上至今仍保留的石窟是由玄奘主持开凿的。石窟由砾岩和红砂岩构成,长约170米。夏季,我们走进里面,会感觉非常清凉。”
据考古勘探,虽然历代都有村庄民宅建在玉华宫遗址之上,但均未损及唐代建筑遗迹。如今,这些建筑遗迹仍安静地、较为完好地躺在地下。
丝路玄奘纪念馆文化璀璨,玉华湖、七夜湖风光无限,郭玉沟、珊瑚谷洞天福地……依托旖旎秀美的自然景观和清凉幽静的气候环境,历经多年开发建设,玉华宫景区设施不断完善,山水林田交相辉映,形成了四季不同风光。
“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前提下,我们将因地制宜、统筹规划,以玉华宫康养旅游度假区为中心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康养旅游项目。”7月2日,陕西玉华宫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市场开发部负责人冯瑞说。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