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1990—2019年中国哮喘患病、疾病负担趋势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1990—2019年中国哮喘患病、疾病负担趋势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引用
丁香园
1.
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50096331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据估计,全球约3亿人口患有哮喘,仅2019年便有约46.1万人死于哮喘相关疾病。我国哮喘患病局势不容乐观,研究显示我国≥20岁人群哮喘患病率为4.2%,患病人数达4 570万例,且哮喘患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本研究利用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GBD) 2019数据,分析了1990—2019年我国哮喘疾病负担及其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为哮喘开展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2019年我国哮喘患病和疾病负担现况

2019年哮喘标化DALY率、YLL率和YLD率分别为102.81人年/10万、24.50人年/10万和78.31人年/10万,标化患病率为1 974.16人年/10万。男性2019年哮喘标化DALY率、YLL率、YLD率和患病率分别为119.43人年/10万、32.77人年/10万、86.66人年/10万和2 182.46人年/10万,均高于女性(P<0.05)。

DALY率、YLD率和患病率的性别差异源于1~19岁组和≥65岁组,这两组男性的伤残调整、伤残损失和患病率均远高于女性(P<0.05);YLL率的差异主要源于≥65岁组的人群,其男性的过早死亡损失远高于女性(P<0.05)。

1990—2019年中国哮喘患病和疾病负担变化趋势

1990—2019年,总人群DALY粗率和标化率先呈下降趋势,自2015年起小幅上升,后于2018年下降。YLL粗率和标化率呈波动下降。YLD粗率和患病率粗率先呈下降趋势,自2014年小幅上升,后于2019年下降,YLD标化率和患病率标化率前期与粗率变化趋势相同,后于2018年起呈下降趋势。

1990—2019年我国哮喘危险因素PAF及变化趋势

1990—2019年我国哮喘的三级8类危险因素归因标化DALY率和死亡率年均变化率均为负值。标化DALY率和死亡率的PAF年均变化率绝对值最大的二级危险因素均为代谢危险因素和高BMI。1990年,二级危险因素标化死亡率的PAF的顺位为烟草使用、高BMI、职业性危害;二级危险因素标化DALY率的PAF排序为烟草使用、职业性危害、高BMI。2019年,高BMI标化DALY率的PAF已超越职业性危害位居第二位,其标化死亡率的PAF则位居第一位。

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1990—2019年我国1~9岁和≥60岁人群哮喘所致的DALY率、YLD率和患病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各年龄组男性哮喘的疾病负担均高于女性;2019年哮喘危险因素依据DALY率及PAF排序为烟草使用、高BMI和职业性危害,其中高BMI的PAF在1990—2019年间呈明显上升趋势,并成为哮喘死亡的首要因素。

从整体来看,哮喘的患病风险和疾病负担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升高-降低-升高”的趋势,在19岁和≥60岁人群中更为突出。其中,19岁儿童的DALY率的变化主要归因于其YLD率的变化,可见哮喘对儿童的生命质量与健康造成了较重的影响,这可能与患儿依从性低、哮喘症状控制水平较差有关。因此患儿父母应采取更为积极的教养方式,医护人员也应加强对1~9岁哮喘患儿症状控制水平的关注,增加实施教导工作,以提高患儿的依从性。

本研究发现老年期是哮喘患病和疾病负担的第二个高峰期,这可能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功能逐步减退及药物代谢、耐受性等降低有关。哮喘的患病风险和疾病负担存在性别差异,在1~9岁儿童和≥65岁老年人中,男性哮喘的患病风险和疾病负担要高于女性。除遗传、性激素水平、母源性因素等生理因素外,烟草使用率、超重和肥胖率、暴露于职业气喘原的类型、概率及男女性治疗的依从性等有所不同,这些可能是造成其性别差异的原因。因此,应对哮喘高发人群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高危人群的疾病负担才能有利于全人群哮喘疾病负担的降低。

目前已知的哮喘危险因素较为集中,在GBD的行为、环境或职业、代谢三大类危险因素中均有涉及。在四级86种危险因素中,哮喘集中于其中8种,主要涉及烟草使用、职业性危害和高BMI。

本研究表明,造成2019年我国哮喘人群健康寿命损失的三大危险因素从高到低依次是烟草使用、高BMI和职业性危害。

烟草使用是对哮喘影响作用最大的直接危险因素,本研究发现其DALY率的PAF在1990—2019年呈上升趋势。既往研究表明,吸烟和被动吸烟是哮喘发病的两个独立危险因素,且吸烟还对哮喘的控制水平、治疗效果及预后均有不良影响。我国居民吸烟情况不容忽视,据报道15岁及以上人群的吸烟率达26.6%,2018年有超过3亿的吸烟人数,此外约有7.4亿人暴露于二手烟。因此,我国仍需加强对吸烟人群的健康管理,通过增加健康教育及戒烟干预以减少哮喘发生及危害。

高BMI是全年龄段人群哮喘的一个重要病因,且可能有更为严重的疾病结局。本研究发现1990—2019年我国高BMI人群标化DALY率的PAF从4.93%增加到12.44%,且标化死亡率的PAF从9.70%上升到16.38%,成为造成哮喘患者疾病负担的重要因素和死亡的首位病因。我国学龄期儿童超重、肥胖率为49.5%,成人男性为51.0%,女性为47.3%,且超重、肥胖率在逐年增长,可见高BMI已逐渐成为我国哮喘防治的重大障碍。对于高BMI哮喘患者,应适当干预饮食,以饮食限制和适量运动相结合的形式减轻体质量,以减少炎症的发生进而更好地控制哮喘。

1990—2019年,职业暴露DALY率的PAF呈下降趋势。据报道,化工、合成纤维、橡胶等行业分布的职业性变应原和刺激性化学物质可诱发哮喘。此外,生产工艺技术的进步和政府监管可能是职业性气喘原暴露大幅减少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国应继续加强对相关职业从业人员的健康教育,强调做好个人防护的重要性,从而持续预防哮喘的发生。

综上所述,哮喘仍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1990—2019年哮喘对我国居民造成的健康损失呈总体下降趋势,危险因素的PAF也在变化,其中烟草使用始终是最大的危险因素,高BMI的影响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实现哮喘的最佳控制和最大限度减少恶化的风险是降低哮喘疾病负担的主要目标。对哮喘三级预防的建议:鉴于1~9岁和≥65岁、烟草使用、高BMI以及存在职业暴露的人群是哮喘的高危人群,应将上述人群列为哮喘筛查的重点;应尽早在高危人群和患者中开展健康教育,减少烟草使用和二手烟暴露,提高哮喘防控水平;对于高BMI人群,应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从合理运动和饮食控制来着手管理,以减少包括哮喘在内的多种肥胖相关慢病的发生;职业场所致哮喘物需进行长期严格监测和管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