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窝阔台的大战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窝阔台的大战略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603/04/78117143_1125161673.shtml

在蒙古帝国的历史中,窝阔台以其卓越的战略才能和军事成就,成为了蒙古民族中一位杰出的战略大师。他不仅在攻金之战中展现了非凡的指挥才能,还在对南宋的战争中采取了极具破坏性的打击策略。本文将详细探讨窝阔台在蒙古帝国扩张过程中的战略决策和军事成就。

在近千年的蒙古历史中,我们很难找到太多精彩的战术操作。通说太过高估了蒙古人的典型游牧战术,却往往说不出所以然。

在战略上,蒙人的判断似乎也远比不上各农耕文明历代乱世雄杰的博弈那样精彩。譬如《隆中对》这个级别的战略,与蒙古史比较无疑会显得鹤立鸡群。


隆中对

但是蒙古人当中仍旧是有战略大师存在的。是谁呢?就是一向被低估的元太宗——窝阔台。

铁木真的儿子中,称得上名将的只有拖雷和窝阔台,至于察合台和术赤虽然也中规中矩,但并不比明朝的明宣宗朱瞻基,或者在淝水之战中折损十五万大军的苻坚来得高明。

在蒙古第一次西征中,术赤和察合台联手攻打花剌子模旧都玉龙杰赤,集结了大量精兵强将,却依然无计可施。铁木真恼怒之下,派出窝阔台督战,玉龙杰赤便一战而克。


窝阔台雕像

但是铁木真时代,拖雷的表现似乎还要好过窝阔台。铁木真在花剌子模战役的扫尾阶段,攻打巴克特里亚地区的塔里寒,按塔里寒并非城市,只是山中一寨,铁木真以大军攻打,却六月不克,损兵折将,拖雷带着援兵赶到,马上就攻克。在此之前,攻金之战中令铁木真苦攻不克,损失惨重的德兴府,也是拖雷一举拿下。

显然铁木真也很难分辨自己这两个儿子的优劣。他临终前虽然传位给了窝阔台,却又以“幼子守灶”为理由,在铁木真留下的12.9万户蒙古军队的分配上,拖雷独占10.1万户。

但是当攻金战争陷入僵局之后,窝阔台的决断,显示出铁木真传位给他,无疑是正确的选择。

金国虽然单兵野战能力比不上蒙古,但退守河南之后,金哀宗采纳郭仲元建议,凭借秦岭、黄河一线构筑了“据关守河”防御体系,以山河关塞之险弥补野战能力不足,使得蒙古军陷入僵局,木华黎、速不台等名将屡战屡败。

铁木真临死前已经针对该体系留下借道南宋汉中以直插金国腹地灭金的战略。但实际上南宋鉴于联金灭辽的教训,并不愿意借道。也就是说,铁木真生前的布置,已经失效了。

且,临死前铁木真无故发动丁亥之役,不宣而战,洗劫南宋在陇西的关外五州,使得宋朝震动,这也是南宋拒绝借道的关键。

窝阔台敏锐察觉到南宋负责汉中战区的桂如渊庸碌无能,有效打击了金的秦岭防线和宋汉中防线外围,为拖雷杀进汉中打开缺口。

由于丁亥之变的后续影响,导致此时宋朝的蜀口防御主要集中在陇西方向,正对关中平原的大散关空虚。然而大散关其北即为金国重镇凤翔,因此窝阔台遂不计代价,攻陷凤翔,才使蒙军拖雷部能从南宋布防薄弱的大散关进入汉中。

于是拖雷武力向宋借道,通过强攻打穿了汉中通道,杀进金国的南阳,而后一路北上。然而若非南宋的布防方向出了问题,野战能力不足的军队凭着城池坚守,至少还是能将托雷的军队击退。

由于拖雷所部仅4万人,而金国在河南的野战军多达15万,所以窝阔台是一石二鸟之计,希望拖雷拖住金军主力,并在激战中损失惨重,自己再率大军救援,歼灭金军。

拖雷引走黄河一线的金军主力后,窝阔台率领十万大军,在白坡快速渡过黄河,在战略的执行能力上远在后来的蒙哥忽必烈之上。为了避免拖雷所部被优势金军歼灭,窝阔台更是及时派口温不花率领精锐轻装机动部队驰援,令拖雷可以抵抗更长时间。

拖雷果然战败于金军,被包围于三峰山,但是因为天降大雪,本来处于优势的金国大军全部被冻僵,蒙军则因穿着御寒能力强的毛裘而安然无恙,导致拖雷和口温不花所部竟然以少胜多,打垮了金国的主力野战军。此事出乎窝阔台的意料,令窝阔台极为恼怒,但他的战略终究主体上是取得了成功。

不久后,拖雷暴死,很可能是被窝阔台毒杀。同年(1232年)年末,蒙军攻陷汴京,金国的主力覆亡殆尽。

窝阔台在士气高昂的时刻,没有选择对苟延残喘的金人穷追猛打,而是调集主力部队,北上讨伐东真国(东夏)。

东辽耶律留哥和东真蒲鲜万奴的叛乱,切断了东北地区对于金国中都的支援,对蒙军攻陷中都,扫平河北,有极大的帮助。但当金国败亡进入倒计时,东辽和东真这两个附庸国就成为了蒙古的威胁。

东真地广人稀,国力比不上东辽。然而纵深广大,难以讨灭。窝阔台深知,如果不能趁着自己这一代,蒙军战斗力尚在巅峰时讨灭东真,未来蒙人战斗力下降,女真人又在东真国内恢复元气,日后必成大患。

窝阔台讨伐东真,以太子贵由为帅,部下可谓大将尽出,如木华黎之孙塔思,速不台长子兀良合台,成吉思汗同母次弟合赤温之子,东道诸王领袖按赤台,契丹族石抹氏黑军的石抹查剌和石抹孛迭尔,同样出身契丹的王荣祖和移剌买奴。此外,高丽也在此战中提供了支援。

则这一战实是主力尽出,以泰山压卵之势碾碎纵深广阔的东真国。蒲鲜万奴没有选择游击战,而是困守东真国南京,虽然城坚如铁又天气寒冷,但终究不敌浩瀚如海的蒙军,蒲鲜万奴被擒杀。东真国灭,东辽虽然暂时得以保存,但已经孤立无援。

由于东真地域广袤,所以蒙古军撤退之后,仍然分封东真残余势力镇守当地。直到忽必烈时代,国力强大,遂将东真、东辽完全撤藩。

在攻灭东真之后,1234年,窝阔台又调动主力,全力攻金残余,并联络了宋军,蔡州很快被攻破,金亡。

由于蒙古攻金之战过程中与宋的摩擦以及拖雷借道的破坏,南宋川陕战区破坏严重,窝阔台在第一次攻宋之战中以四川作为突破口,投入优势兵力,于阳平关聚歼南宋名将,曹彬后人曹友闻部,打掉了南宋在川陕战区最后一支能够与蒙古军野战的精兵,并趁势攻破剑阁,下成都,并通过大屠杀对川蜀造成巨大的破坏,从此南宋的所谓四川只剩下重庆、泸州一带。

一开始蒙军在东线以袭扰为主,摧毁南宋的四川战区之后,窝阔台才将主力转移到东路。

1237年十月,窝阔台派口温不花、塔思率十余万大军伐宋,连破光州、随州、复州、蕲州,南宋仓促之下来不及集结兵力,湖北战区遭到横扫。若非孟珙力挽狂澜,以孤军在黄州阻挡了蒙古大军,局势将全线崩坏。

蒙军攻打黄州不克,马上转攻淮南,但宋军援军已经集结起来,杜杲、余玠、吕文德等名将尽出,在安丰挫败蒙军。

1238年九月,窝阔台又遣察罕、张弘范等人率十万大军攻打淮南,与1237年的攻势一样,西路巴蜀方向仅是小规模袭扰作战。由于此次宋军做好了准备,蒙军再次被杜杲击败,但劫掠也使得淮南遭到巨大破坏。不久后,孟珙趁蒙军主力进攻淮南,奇袭收复了襄阳。

窝阔台见招拆招,1239年以主力进攻南宋的重庆地区,但仍然被孟珙的战略布置和遥控指挥所阻挡。

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不是有一代神将孟珙横空出世,也许窝阔台的第一次攻宋之战就能灭掉南宋。窝阔台的风格,就是在一个方向集结优势兵力,发动毁灭性打击,一战破一路,三战而南宋之川蜀、荆襄、淮南皆破,虽然后来收复了不少地区,但是国力已经遭到了致命的摧残。

相比之下,后来蒙哥攻宋采取了胡乱分兵的做法,导致每一路都兵力不足。西路重庆方向,蒙哥本人被王坚击毙,中路忽必烈在鄂州之战败于贾似道,从云南迂回的兀良合台所部更是在洞庭湖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当然兀良合台所部在湖南也确实造成了不小的破坏,使得后面南宋财政更加困难)。

经过此教训,后来忽必烈灭宋,亦采取了从襄阳方向一路突破的做法,终于灭宋。然而忽必烈终究是依靠国力优势,在襄阳与南宋拼消耗,抽空了南宋的国力,战略水平与窝阔台不可同日而语。

又有人以为窝阔台在攻宋的同时,派十万大军西征,分散了兵力,才导致不能一举灭宋。此言大谬。

实际上,窝阔台派出西征的兵力,不过五万而已。后来一路收纳钦察、罗斯仆从军,在东欧才膨胀到12万大军。抽出5万军队西征,实在不多,何况这五万当中还有不少是在中亚抽调的,即便不西征,也很难调动到东亚战场。

蒙金战争导致河南、关中等地破坏严重,补给困难,维持10——20万战兵攻打南宋,已经是当时的极限。即便不西征,也很难维持更多军队攻打南宋的补给。

而西征可以打通商路,获得财富、工匠、技术和物资,实是有利于在东亚战场的战争。

综上而论,窝阔台的战略能力,实不愧战略大师之名,在蒙古民族中,既空前(甚至强于其父铁木真),同样绝后。

如果没有元太宗的战略能力,蒙人光是灭金,便不知要拖到猴年马月,至于能否成功灭宋,更是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