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皮肤病”——慢性荨麻疹的发病、症状以及治疗改善新视角
“免疫皮肤病”——慢性荨麻疹的发病、症状以及治疗改善新视角
突然全身奇痒,抓挠后出现红色或白色“疙瘩”,要命的是随着抓挠的进行,痒感丝毫未减,反而越抓越痒,这种情况有时会莫名其妙的出现,持续数小时甚至几天,此起彼伏,反反复复。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荨麻疹”。荨麻疹又称风疹块,是一种免疫相关皮肤病,至少有20%的人一生中患过此病。可表现为皮肤瘙痒、血管性水肿或两者兼有。
根据荨麻疹的持续时间,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急性荨麻疹(AU)和慢性荨麻疹(CU)。急性荨麻疹多为自限性疾病,持续时间少于6周,多与感染、药物或某些食物有关。慢性荨麻疹的特征是自发或可诱发,持续时间超过6周,包括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和慢性诱发性荨麻疹,病因大多时候不明确,它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他们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本文重点围绕慢性荨麻疹展开。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免疫细胞和炎症介质的相互作用。研究显示,慢性荨麻疹患者的血清中常存在自身抗体,这些抗体可以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高亲和力IgE受体结合,导致细胞脱颗粒并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从而引发皮肤症状。
此外,慢性荨麻疹还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有关。例如,一些患者可能在接触特定物质(如冷、热、日光、压力等)后诱发症状,这被称为物理性荨麻疹。而另一些患者则可能在没有任何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出现症状,这被称为自发性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病史,医生通常会询问患者症状的持续时间、发作频率以及可能的诱因。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液检查,以帮助确定过敏原或评估免疫系统功能。
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目标是控制症状、减少发作频率和改善生活质量。目前,抗组胺药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首选药物,它们可以有效缓解瘙痒和减少皮疹。对于症状较重或对常规抗组胺药反应不佳的患者,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可以通过避免已知诱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减轻压力来帮助控制症状。例如,穿着宽松衣物、避免过热或过冷的环境、保持规律的睡眠和饮食习惯等。
慢性荨麻疹虽然无法根治,但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管理,大多数患者可以实现症状控制,恢复正常生活。然而,由于慢性荨麻疹的病因复杂且个体差异较大,因此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如果怀疑自己患有慢性荨麻疹,应及时就医,以便获得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