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负我不负她:凉薄世界的深情呼唤
为什么负我不负她:凉薄世界的深情呼唤
《为什么负我不负她》这首歌在各大网络平台迅速走红,不仅因为赵洋的演唱深情动人,更因为歌词中蕴含的深刻情感和艺术价值。这首由关连宇创作的歌词,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真挚的情感表达,触动了无数人的心弦。
时下在各大网络平台迅速走红的歌曲《为什么负我不负她》,悲伤感人,催人泪下。这缘于赵洋这位著名女歌手。她谱写的音乐旋律很能抒发这种感情,而且以其沧桑感十足而又清新自然、感性细腻、情感充沛的风格演唱了这首情歌。
除此之外,走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歌词表达到位,感情凄怆悲伤,触动了凉薄世界里人们的心弦。这歌词本身就是一首凉薄世界里对真诚、忠贞感情深情而无助呼唤的抒情诗。关连宇的诗好,赵洋的作曲好,赵洋的演唱到位,才促成了这首歌走红网络各大平台。关于作曲、演唱,我暂时不做分析,有待专业人士去探究了,现只对《负我不负她》这首无助呼唤的抒情诗做一赏析。
这首诗当中描述的是一个非常悲凉的爱情故事,咏叹的是关于爱情的肺腑诉说。主要表达的是一种求而不得的无奈无助。诗以一个被人负了的女子内心独白的方式,为我们展现出来一个求而不得的多情女子的形象。
诗当中的“我”指的是一个被负心的女子,离弃了原有所爱,哭泣悲伤,在北风中独自舔舐自己的伤口。面对男角的负情,她只得向隅而泣,一再表达自己对的心声,内心表述对男士的无声呐喊和拷问。男子已经娶了新妇,了结了和她先前的花前月下,他们的恩爱已经成过往烟云,她理应接受现实,可是“她”不想看破现实,还深深沉浸在过去,哭诉“当初的情话早已成风飞沙”,悲哀地埋怨“你换了一个人陪你花前月下”。在女子看来,男子没有道理离开自己的,她因此一再追问“你为什么负我不负她”。这运用了诗歌创作中的一种特殊的创作手法,这就是诗歌创作中无理之理的手法。
诗歌创作乃至文学创作中有一种无理之理的手法,往往用反常之笔,不合理之举,表达合情之理,有特别的妙处。这看似有悖于常理实却符合人物感情轨迹的笔法,也被称之为“矛盾逆折”。反常则显得无理,因为它违反了生活常识和思维逻辑,但它又合符诗歌情感逻辑,能别开生面地、更曲折地表达诗人的矛盾心理和复杂情感,这却更显得有理。无理和有理,是悖逆的存在,但表达了和谐痴情的思想。这种手法更能体现诗歌的精妙。纳兰性德“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即是运用此手法的杰出作品。“一更”又“一更”,重叠复沓,突出了时间推移进程之慢,抱怨夜太长;“聒碎”突出了风雪声之大,打碎了自己的梦乡,抱怨风雪声使自己夜不成寐。其实是作者思念家乡,夜不成寐,听到了“风一更,雪一更”,此处却发生迁怒归咎于风雪声的无理的举动。看似无理,实却合情,越是无理之怨,其怨越显沉重,越能表现出远离故乡的思情。《负我不负她》中,“你为什么负我不负她”的追问一再出现,无视客观因素,凭自己的主观意愿再三质问,语气激愤而哀怨,无理至极,但仔细品读,反而更见女子对负心汉的情痴。反复追问,一再出现“负我不负她”,强化着视、听觉及心理的感受,突出了远离所爱的幽怨、焦虑、怨恨、幽苦、愁闷之情,有力突出了主题。越是无理抱怨,越显其感情深厚,越能表现出被人负后的哀怨、无助、痛苦之情。这写出了女子被负心后无奈无助而又痴情不减的复杂的情绪,意更深沉。
诗当中女主角一直在伤感,沉浸在自己和心爱的人过去的甜美中,现实中“迎亲的唢呐让我心碎成沙”,可是她还是表示,“我唯恐泪雨沾湿你的红花”。一直对她心爱的人十分的牵挂和留恋,没有因为被负的原因而有丝毫的减退。诗歌反复的抱怨中表达出的不是刻骨的仇恨,而是刻骨铭心的爱。虽然被负,今生已经没有缘分,“带着伤独自浪迹天涯”,但是她不舍得这段感情,希望自己来世可以和心爱的人结为夫妻,深情发出“今生欠我的,你来世能还吗”的哀哭声。
诗歌中反复表达了对所爱男子的牵挂、思念及抱怨之情。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诗中,作者以灵魂拷问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爱情观。全诗没有一个“爱”字,却将爱的主题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作者宣示的爱情是无私的。作者没有奢求相互的奉献,没有说到彼此的忠诚和专一。诗中一再强调爱情的无私及忠贞不渝,讴歌了痴情、包容、奉献,即使面临被弃的现实,也可以保持忠贞不渝的态度。
这首诗有《氓》中的互相喜欢,并深深相爱的欢愉,他们载笑载言,言笑晏晏,但“士也罔极,二三其德”时她仍然藕断丝连。诗中的她没有悔恨的心情,没有愤怒的谴责,更没有“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的决绝的态度,深刻地反映了当代社会男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的无助、无奈,反映了物质化背景下爱情、婚姻的脆弱和苍白。物质化背景下的恋爱不能保证婚姻的实施,而实施后的婚姻也脆弱不堪不能保证两人的长久。
这首诗,可以让人们感受到爱情的美好,以此呼唤人们珍惜彼此之间的感情。在凉薄的世界,出现这样的诗歌,道出了许多人的苦闷无助。这首诗是薄凉世界里感情脆弱后的无助哀叹,揭示了物质的坚硬和感情的脆弱形成的悖论。陷入这种悖论后,不毁灭不堕落就只能忍受,即使发出尖厉痛楚的呼叫声也无助于破除现状。人们在情感的原野上像是遇到强光的游魂一样,孤单、无助、恐惧。这是这个年代的深切的忧惧,是时代的善良的弱者别无选择的基本心态。备受摧残后,人们屈服于冷酷的现实,屈服于人性之羸弱,缺乏抗争的勇气和意志。诗歌所展示的不只是个体被弃的悲剧,更是一种广义的被弃的表达。而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广义的被弃的悲叹,这首诗才能突破时间流逝的局限,才能突破性别年龄的范围,才能将诗中遭遇置放在超越时间的空间里、年龄里反复咀嚼。诗歌经优美的旋律催化,再经歌手赵洋深情演唱,我们的心弦便会被拨动,没有故事的人也会泪水潸然,都会产生倾诉和歌唱的欲望。这促使了歌曲在各大网络平台迅速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