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曝光歼35战机核心数据:搭载涡扇19,三大性能全部超越F35C
港媒曝光歼35战机核心数据:搭载涡扇19,三大性能全部超越F35C
近日,香港《文汇报》发表了一篇关于歼35战斗机的深度报道,详细披露了该机型的核心性能数据。文章指出,歼35在最大起飞重量、最大航程和最大速度等关键性能指标上全面超越美国F-35C战斗机,展现出中国航空工业的最新成就。
动力系统:涡扇19发动机加持
根据中航工业集团公开的数据,歼35将搭载两台涡扇19中推发动机,每台发动机的最大推力为12吨,双发推力高达24吨,推重比达到11。涡扇19发动机最初对标的是美国的F414发动机(最大推力约10吨),但如今已实现超越。该发动机采用全向轴对称矢量喷管技术,不仅提升了舰载机的短距起降能力,还进一步增强了歼35的隐身性能。
得益于涡扇19发动机的卓越性能,歼35的最大起飞重量高达35吨,最大飞行速度可达2.2马赫,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其燃油携带量为10吨,武器弹药携带量为8吨,作战半径约为1350公里。
隐身性能:全球领先
在隐身性能方面,歼35展现出令人瞩目的优势。其正面最小雷达反射截面积仅为0.01平方米,这一数据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要实现如此低的雷达反射截面积,不仅需要先进的设计能力,更对材料加工和制造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要求。
歼35的机头雷达天线罩采用了先进的菱形隐身外形设计,并使用吸透一体超材料制作,能够大量吸收特定频段的雷达波。座舱部分则通过金属镀膜和低RCS座舱外形设计来降低雷达反射截面积。这些细节处理充分展示了中国航空工业在隐身技术领域的突破。
产能优势:3D打印技术助力
除了单机性能优势外,歼35在产能方面也展现出巨大潜力。据分析,美国每年能够交付的F-35数量理论上在140到150架左右,但实际交付量往往受到各种技术问题的影响。相比之下,歼35有望采用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进行生产,这一技术已经在99A坦克生产中得到大规模应用。采用3D打印技术不仅能够节约材料、降低成本,还能显著提高产能和生产效率。预计未来一年,歼35的产能有望达到200架以上。
性能对比:全面超越F-35C
与美国F-35C战斗机相比,歼35在多个关键性能指标上展现出明显优势。F-35C作为美国现役主力舰载机,最大起飞重量为31.8吨,最大飞行速度为1.6马赫,作战半径为1240公里,正面最小雷达反射截面积为0.065平方米。相比之下,歼35在这些指标上均实现了超越。
更值得注意的是,歼35不仅超越了F-35C,甚至在某些性能上超过了美国历史上著名的重型舰载机F-14“雄猫”。F-14的最大起飞重量为33.7吨,最大弹药挂载能力为6.5吨,而歼35在这两个指标上都实现了超越。
结语
歼35的出现,不仅体现了中国航空工业的飞速进步,更展现了中国在军事科技领域的全面突破。这款具备卓越隐身性能、强大作战能力以及高产能优势的新型舰载机,无疑将为中国海军的现代化建设注入新的动力。
本文原文来自香港《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