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不直且腿麻腿痛,原来是「脊椎狭窄」
站不直且腿麻腿痛,原来是「脊椎狭窄」
脊椎狭窄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主要表现为脊椎内部空间变小,导致脊髓神经受压。这种疾病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但通过适当的预防和治疗,可以控制病情发展。本文将详细介绍脊椎狭窄的原因、症状、诊断与治疗以及预防措施。
今天我们要了解的状况叫做脊椎狭窄(spinal stenosis)。脊椎从颅骨下方开始承接,一节节的脊椎骨从颈部相连一路到尾椎骨处。在相连的脊椎内,有个空间是让脊髓神经一路往下,这个空间我们称为脊椎椎管。万一脊椎里的空间太小了,就称为脊椎狭窄,这时脊髓神经就需要承受比较大的压力,患者就会产生症状,容易痛、麻木、或无力。
脊椎狭窄的原因
那为什么脊椎内的空间会太小呢?有部分患者是先天性的,本身在结构上脊椎椎管的空间就比较狭小,患者的神经就容易受到压迫。然而,多数患者的症状来自退化,包括骨头、韧带、和椎间盘都可能退化,这三者的退化都会让脊椎椎管的空间变得更小:
- 骨头的退化:脊椎骨在退化过程中会因为关节发炎而产生骨刺,突出的骨刺就减少了脊椎椎管的空间。
- 韧带的退化:脊椎韧带(或称黄韧带)位于脊椎椎管的后壁,原本是含有许多弹性纤维的,但会随着年龄变得僵硬,变得愈来愈厚,连带使得脊椎椎管的空间变小。
- 椎间盘的退化:椎间盘是脊椎骨与脊椎骨之间的缓冲垫,可以吸收脊椎之间的冲击力道,而随着年龄和退化,椎间盘里面的成分往后挤出,突出的椎间盘也会减少脊椎椎管的空间。
虽然脊椎狭窄可以影响各年龄层,绝大多数的患者年龄超过了50岁。而除了最常见退化老化之外,脊椎的肿瘤和外伤也可能会导致脊椎狭窄。
脊椎狭窄的症狀
由于脊椎狭窄是基于退化老化而慢慢发生的,患者刚开始症状不明显,偶爾痛一下,抽一下,不是会引发急性严重疼痛的类型。整段脊椎从脖子到下背都可能有狭窄的问题,而最常見的部位在腰部下背处,患者会发现如果站久一点,或是走久一点,就会开始觉得腿部有抽痛感,我们稱為「神經性跛行」。由於站直直的時候症狀會更明顯,因此患者容易變成身體前傾的狀態,利用身體前傾的姿勢釋放出脊椎的空間,讓神經較不受壓迫,因而減輕了症狀。經典動作就是「購物車徵象(shopping cart sign)」,意指長者習慣推著購物車時,為了怕腿疼,身體會不自覺地微微向前傾,無法直立身體。所以,假使你觀察到家中長者會有走路前傾的模樣,要注意可以帶著長者就診,看看是否脊椎的退化老化已經造成了脊椎狭窄的問題。除了身體前傾之外,脊椎狭窄的患者會覺得坐著的時候比較不痛、不麻,因此患者會愈來愈不想活動。
另一個容易有脊椎狭窄狀況的位置是頸椎,這時患者的症狀還會出現在手臂,平常就覺得有點麻麻的,舉手投足還會刺痛或無力,偶爾會失去走路的平衡性,最嚴重的還會帶來尿失禁或大便失禁。
脊椎狭窄的診斷與治療
若患者表现出脊椎狭窄的症状,医生会安排核磁共振或电脑断层等影像检查,确认脊椎狭窄的程度,并确认是否有肿瘤、外伤等其他问题。确认诊断后,可以用止痛药、局部注射类固醇、及物理治疗等方式改善患者的不适。
如果患者症状严重,可以考虑用手术改善。那要改善脊椎狭窄,就要创造出比较大的空间,减少脊髓神经受到的压迫。因此,可能的方式包含了移除部分的脊椎椎板;当移除程度不同,也会关系到需不需要再多做其他稳定脊椎的补救方式。假使走到这一步,要好好和医生了解手术计划。另外,手术能释出一些脊椎里的空间,但无法改变关节发炎,因此患者可能还会持续有症状。
預防脊椎狹窄
由于脊椎狭窄最常与年龄变大的退化老化相关,我们无法完全预防脊椎狭窄,但多保持健康体重、选择优质食物、避免抽烟、维持好的姿势、和定期运动还是可以让脊椎更健康,延缓脊椎退化造成狭窄及症状。
总结脊椎狭窄
脊椎狭窄代表神经走在脊椎间的通道时,因为空间不足而受到了压迫,有些人没有症状,而根据狭窄位置不同,有些患者则在下肢、下背、脖子、或上臂处觉得疼痛、抽抽麻麻的,甚至肌肉无力。脊椎狭窄的原因与退化最有关系,要与医生好好讨论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