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采购到战略采购,不同阶段的采购应该如何降本增效
从传统采购到战略采购,不同阶段的采购应该如何降本增效
业界通常把采购分为三个阶段。处于不同阶段的企业对采购的需求不同,进而在部门协同、业务实践和管理方法等层面采取的措施也各不相同。
采购的三个阶段
1.0时代:价格采购
打好基础,加强精细化管理
采购在1.0时代主要以保障供应和降低价格为目标,这个时期主要有以下4个特征:
采购的物品单一且量少,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只负责与生产有关的物资采购。其余服务类采购由各相关职能部门自行采购。缺乏统一的安排和调配,采购类别比较分散,形成不了规模优势。采购流程简单,管理粗放
采购流程通常较为简单,缺乏系统的采购策略和计划。采购人员主要关注价格因素,而忽视了质量、交货期等其他重要因素。采购决策往往基于短期利益,缺乏长远规划。采购部门地位较低,影响力有限
采购部门通常被视为成本中心,其重要性往往被低估。采购人员往往缺乏必要的培训和专业技能,难以在企业中发挥重要作用。缺乏有效的供应商管理
供应商选择往往基于价格因素,缺乏对供应商资质、生产能力、交货期等方面的全面评估。供应商关系管理较为松散,缺乏长期合作的战略规划。
2.0时代:成本采购
提升效率,优化供应链管理
采购在2.0时代主要以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率为目标,这个时期主要有以下4个特征:
采购范围扩大,涵盖更多品类
采购范围从单纯的生产物资采购扩展到服务类采购,如物流、IT服务等。采购部门开始承担更多的采购责任,采购品类更加多样化。采购流程优化,管理精细化
采购流程开始系统化,采购策略和计划更加完善。采购人员开始关注质量、交货期等多维度因素,采购决策更加科学。采购部门开始建立采购数据库,实现采购信息的数字化管理。采购部门地位提升,影响力增强
采购部门开始被视为价值创造中心,其重要性得到认可。采购人员开始接受专业培训,提升专业技能。采购部门开始参与企业战略决策,发挥重要作用。供应商管理更加系统化
供应商选择开始基于全面评估,包括价格、质量、交货期、生产能力等多个维度。供应商关系管理开始系统化,建立长期合作的战略规划。采购部门开始建立供应商数据库,实现供应商信息的数字化管理。
3.0时代:战略采购
创造价值,推动企业战略发展
采购在3.0时代主要以创造价值和推动企业战略发展为目标,这个时期主要有以下4个特征:
采购成为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采购部门开始参与企业战略决策,采购活动与企业战略目标高度契合。采购部门开始承担更多的企业社会责任,如环保采购、可持续采购等。采购流程高度优化,管理智能化
采购流程高度系统化,采购策略和计划更加完善。采购人员开始关注供应链风险、供应链协同等多维度因素,采购决策更加科学。采购部门开始建立智能化采购系统,实现采购信息的智能化管理。采购部门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重要力量
采购部门开始被视为价值创造中心,其重要性得到充分认可。采购人员开始接受专业培训,提升专业技能。采购部门开始参与企业战略决策,发挥重要作用。供应商管理高度系统化
供应商选择基于全面评估,包括价格、质量、交货期、生产能力、社会责任等多个维度。供应商关系管理高度系统化,建立长期合作的战略规划。采购部门建立智能化供应商管理系统,实现供应商信息的智能化管理。
采购转型的关键要素
组织架构调整
采购部门需要从成本中心向价值创造中心转型,需要建立专业的采购团队,需要建立完善的采购制度。采购流程优化
采购流程需要从传统的采购模式向数字化、智能化采购模式转型,需要建立完善的采购数据库,需要建立智能化采购系统。供应商管理升级
供应商管理需要从传统的供应商管理模式向数字化、智能化供应商管理模式转型,需要建立完善的供应商数据库,需要建立智能化供应商管理系统。采购人才培养
采购人员需要从传统的采购人员向专业的采购人才转型,需要接受专业培训,需要提升专业技能。采购文化建设
采购文化需要从传统的采购文化向现代采购文化转型,需要建立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采购文化,需要建立以创新为核心的采购文化。
采购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企业高层的重视和支持,需要采购部门的积极推动,需要各部门的协同配合,需要供应商的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