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农民养老金太低了,养活不了自己,仅是城镇职工的十九分之一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农民养老金太低了,养活不了自己,仅是城镇职工的十九分之一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5V1EMPV0523C0OR.html

改革开放40多年后,中国农民的养老金与城镇职工之间仍存在巨大差距。数据显示,农民月均养老金仅为188元,而城镇职工月均养老金则高达3577元,两者相差近19倍。这一现象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这一巨大的养老金差距,不仅体现在数据上,更反映在实际生活中。许多60岁以上的农民仍在城市里打工谋生,而城镇退休职工则可以享受跳广场舞、外出旅游等悠闲生活。这种城乡差异,不禁让人深思:为什么改革开放的红利没有惠及所有劳动者?

据第一财经2022年底的公开数据,目前农民实际发放养老金水平为月均188元,而同期城镇职工养老金平均为每月3577元。按着这个数据换算一下,农民月均养老金仅是城镇职工的5.26%,城镇职工月均养老金是农民月均养老金的19.03倍!这个差距之大让人吃惊,也真是不理解与不明白,为什么改革开放40多年了,还仍然存在着这种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巨大差别!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红利,为什么在城市职工与农村农民身上不是共同平等享有?

建国初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要缩小三大差别的理论,三大差别指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其中两大差别指的是农村与农民。这个理论在上世纪6、70年代至80年代的普通党员干部,乃至高中学生中,都是必须学习与掌握的基本政治常识,大家都能达到耳熟能详熟记于心。相信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同我一样没有忘记这些。

想当初,从7亿人口80%农民,到10亿人口八亿农民的几十年风风雨雨的岁月里,一纸城市户口是多么令人艳羡非凡啊!脸朝黄土背朝天垄沟地里刨食吃的农民兄弟,羡慕城镇人的生活方式,将其形容为风吹不着雨淋不着,“一年有12个小秋收(指月工资)”。我的一位干校老师曾是下乡知青,他说当年他在农村盼想着回大城市生活的情景:“如果能返城,就是让我天天扫大街,我都愿意!”

农民养老金的发展历程可谓步履蹒跚。1992年开始缴纳的叫做老农保(农村养老保险),后来失效。2009年开始试点缴纳的叫做新农保,2011年新农保才正式全面铺开。当前农民养老金,在经济较发达地区,每月能领200到300元,欠发达地区还有每月80多元的。这个标准的养老金,让农民到了7、80岁还必须辛勤劳作,难以安享晚年,大大降低了生活幸福感。

我国目前乡村60岁以上老年人有1.2亿人,乡村有1580万留守老年人,乡村60岁以上老年人每月领取养老保险金大多只有100余元。地域不同,经济条件不同,养老金发放的标准也不各,千差万别。比如2021年山东省农民基础养老金是150元,而山东省青岛市是200元;江苏省是173元,而江苏省的无锡市则是500元。全国基础养老金最高的地区是上海市,2021年基础养老金再次上调100元,达到了每月1200元。北京市是每月850元。

这里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是,既便是上海农民每月养老金1200元,为全国最高,但也不及城镇职工月平均养老金3577元的一半!

我们久居城市里,不了解农村的实情。农村农民曾是最先进入改革开放的行列,包产到户责任制,解放了农民的手脚,最先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水平,享受到了国家改革初期的成果。但几十年后,我们却发现一部门农民富了,一部分农村富了,但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富,外出打工成为这样没有富的农民的主要生活来源,包括不能养活自己的低微养老金。

在我们国家,无论工人还是农民,都是我们共和国的劳动者,应同等享有国家改革开放与建设发展的红利,同等享有包括养老金、医保等在内的各种社会福利待遇。这不仅是社会大众的共同期盼,也是我们党和政府工作所追寻的目标,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应有的体现。

作用国家公民的一部分,农民应同城镇职工享同等的养老金待遇。

本文原文来自网易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