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儿科创新噬菌体疗法,成功治愈首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儿
复旦儿科创新噬菌体疗法,成功治愈首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儿
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重症监护室(ICU),11岁的男孩庆庆(化名)因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而面临严峻的健康挑战。这种细菌对多种传统抗生素具有耐药性,使得庆庆陷入无药可治的困境。幸运的是,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重症医学科学科带头人陆国平教授主持的科技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儿童重症感染性疾病精准诊疗和应用”(2021YFC2701800)资助下,医院组建了一支由重症医学科、微生物、感染科及创噬纪(上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重症感染专家团队,为庆庆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噬菌体治疗:精准打击耐药菌
医疗团队首先通过细菌培养和药敏测试确定了感染的病原体为鲍曼不动杆菌,并发现其对多种药物具有耐药性。随后将庆庆感染的菌株送检,由创噬纪(上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通过噬菌体配型和效价检验,从现有的噬菌体库中筛选出对这种病原菌具有特异性杀伤作用的活性噬菌体,并专门为庆庆生产噬菌体制剂。治疗过程中,噬菌体通过雾化吸入的方式进行给药,以确保噬菌体能够抵达感染区域。噬菌体的高度特异性保证了它们仅攻击病原菌,而不会损害正常的菌群。
治疗效果显著
经过多周的治疗,庆庆成为该项新技术申报研究后成功治愈的首例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菌感染患者。治疗后,庆庆的发热症状显著缓解,治疗过程中鲍曼不动杆菌的监测显示其数量持续减少,直至细菌被彻底清除。庆庆的治愈案例凸显了噬菌体治疗的有效性,其耐药菌感染得到了有效控制,且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
专家解读:噬菌体疗法的优势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重症医学科噬菌体治疗耐药菌临床项目负责人闫钢风教授指出,噬菌体疗法作为一种创新的抗菌策略,具有极高的靶向性和特异性,能够有效对抗耐药性细菌,同时不破坏正常的菌群平衡。此外,噬菌体疗法在治疗过程中展现出的安全性和低副作用也是其显著优势。此病例的成功救治,标志着噬菌体疗法在儿童耐药菌感染临床应用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为儿童耐药菌抗感染治疗开辟了新的道路。
未来展望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计划开展进一步的临床研究,以评估噬菌体疗法的长期效果和安全性,并探索其在其他耐药菌感染治疗中的潜力。这一突破性进展不仅为重症耐药菌感染患儿点燃了新的希望之光,使他们有更多机会重获健康,也为全球儿童难治性耐药菌感染问题提供了创新的治疗策略。
本文原文来自PharmC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