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电影中的色彩艺术:从《红高粱》到《满城尽带黄金甲》
张艺谋电影中的色彩艺术:从《红高粱》到《满城尽带黄金甲》
色彩作为电影中的重要视觉语言,其运用往往能决定一部影片的艺术高度。在众多导演中,张艺谋被誉为"电影色彩大师",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色彩运用风格而闻名。从《红高粱》到《大红灯笼高高挂》,再到《满城尽带黄金甲》,张艺谋通过色彩不仅塑造了鲜明的视觉风格,更深入地传达了影片的主题与情感。本文将深入分析张艺谋电影中色彩的艺术特点、作用及其在电影中的地位。
张艺谋电影中色彩的艺术特点
张艺谋电影的主色调
红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喜悦、吉祥和喜庆,给人以热情、激动、蓬勃向上的视觉感受。张艺谋偏爱红色,因为红色是最强有力的色彩之一,冲击力最强,最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在他的电影创作中,红色始终占据显著位置,无论是红色字幕还是红色服饰道具,都是他常用的元素。
在《红高粱》中,红色被用来表现生命的激情与活力。影片中的红轿子、红高粱极具代表性。张艺谋通过浸透式的红色画面,宣扬了一种自由奔放的人生态度。这里的红色还象征着残酷、复仇和战争,但绝不仅仅是现实世界的简单再现,往往蕴含着深刻寓意。
冷暖色调在电影中形成强烈对比
冷暖色调对比是电影艺术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能带来强烈的视觉效果。张艺谋善于利用这种对比进行艺术创造。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红灯笼与灰色高墙形成鲜明对比。灯笼发出的微弱红光被高大灰墙包裹,营造出寒冷、低沉、阴暗的氛围,产生强烈的压抑感。这种对比不仅创造了精美画面和夸张艺术效果,还增强了色彩的表意功能。
电影的色彩浓郁而夸张
张艺谋追求亮丽色彩和强烈视觉冲击力,喜欢使用浓郁色彩和夸张手法。在《红高粱》中,漫山遍野的高粱红和血红烘托了反抗精神和原始生命力;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浓重色彩营造了凝重冷寂的悲剧氛围;在《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富丽堂皇的宫殿、闪闪发光的盔甲和大片菊花使画面流光溢彩。他通过浓郁色彩营造氛围、抒发感情,产生强烈的感官刺激和主观意念。
张艺谋电影中色彩的艺术作用
表现主题风格
巧妙运用色彩能推动剧情发展,升华主题。张艺谋擅长运用色彩烘托主题。在《红高粱》中,红色成为全片主调,象征张扬奔放的个性与顽强生命力,颂扬生命、赞美自由,突出了对生命热爱与爱的追求的主题。片尾的红太阳、红高粱、红色血液产生强烈视觉感受,展现原始生命力与激情。
塑造人物形象
色彩能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与情感变化。张艺谋通过典型化创作手法,使每个角色都有鲜明的色彩符号。在《红高粱》中,暖黄色原野和黄土地反衬九儿的不幸婚姻和悲剧命运;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红灯笼的明灭象征女人的命运起伏。色彩成功描绘人物情感世界,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传达思想内涵
通过对色彩的大胆夸张运用,使影片获得强烈艺术效果。张艺谋运用色彩不仅是对环境的描写,更重要的是强调色彩的象征意义和思想内涵。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红灯笼暗喻被控制的人性,传达封建礼教和婚姻制度对人性的压抑这一思想内涵。
张艺谋电影中色彩的艺术地位
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
在张艺谋的电影中,都表现了传统的伦理观念。就像“夫权”这一男尊女卑的思想被刻画的特别深刻,在一些电影中女性的自我意识得到舒展,她们大胆的选择自己的幸福,敢于同那个“夫权”社会所挑战。而有些电影中女权意识也得到了萌芽,但最终还是被那个残酷的环境所吞并与扼杀。在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王后和太子的私通,太子和妹妹蒋婵的乱伦,这些都被打上了败坏人伦的烙印。就连一国之主的皇帝也扮演着这种丑恶的角色—伪君子。最终还是以皇帝为代表的封建政治势力压倒了这一切,似乎在这部影片中政治势力显得尤为的重要。这也说明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皇权是至高无上的,任何与皇权做斗争的都将被战胜。
张艺谋电影中华丽的外衣
电影是一门以造型艺术为基础的综合艺术,它特别注重形式美,常通过精美的艺术造型吸引观众的眼球,而色彩无疑是最具感染力的视觉语言,巧妙地运用色彩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产生巨大的视觉冲击力。张艺谋就一贯用色彩装扮影片,给影片穿上一套华丽的外衣。
电影《红高粱》中铺天盖地的红色、《大红灯笼高高挂》中醒目的红灯笼、《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彩色琉璃和菊花等,都产生了强烈的视觉效果,那些绚烂的色彩和壮观的场面都给观众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片中有很多华丽的东西,除了最醒目的红灯笼不说,光是演员的衣服,看起来就像是一场时装秀,还有那色彩浓郁而夸张的京剧脸谱,给观众呈现了最华丽的视觉效果。
张艺谋电影中最重要的艺术语言
色彩是张艺谋最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在电影创作中他常运用色彩渲染视觉气氛、表现人物性格、突出影片主题、表达感情变化。他一直追求少叙述情节,多用色彩来叙述故事情节,让色彩从整体上增强电影的艺术感染力。在影片《红高粱》中,用贫瘠荒凉的黄土坡象征生存环境的恶劣与生命力的强悍,用炽热的红色表现人们对自由、爱情的渴望与追求。在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张艺谋用雍容华贵与富丽堂皇来反衬华丽的表象背后隐藏的巨大危机和人性的邪恶。他对这些颜色的巧妙运用,使影片充分的调动了观众的情绪,触动了观众的心灵,同时,也给观众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和无法磨灭的视觉印象。
总结
在电影世界里,色彩不仅是一种艺术造型手法,还有着深刻的文化属性,能够表达出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表达出的内涵。张艺谋强调通过色彩艺术让观众感受画面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变化。也可以说,是色彩的成功使用成就了张艺谋的电影艺术。从《红高粱》到《大红灯笼高高挂》,再到《满城尽带黄金甲》,都是通过对色彩的设计搭配,起到表现主题风格、塑造人物形象、传达思想内涵的作用。张艺谋通过对色彩浓郁而夸张的运用,使影片产生更好的视觉艺术效果,而他对电影的色彩艺术上的追求,大大加强了影片的艺术魅力,更好的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表现出更深层次的文化底蕴和民族风格,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电影色彩风格。张艺谋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将自己的全部心血与智慧注入到每一部作品中,他凭借自己的艺术天赋,用色彩为观众描绘了一幅华丽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