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E大不同:鲜为人知的“生育三烯酚”
维生素E大不同:鲜为人知的“生育三烯酚”
我们一般所指的维生素E是“α-生育酚”,成人的每日建议摄取量为15 mg,有助于保护心血管、抗凝血、抗衰老及促进伤口愈合等。生育酚在1922年由美国科学家发现,存在于大多数植物油、坚果、种子和全谷物中。
不过,维生素E家族不只有生育酚,还有一种超强成员称为“生育三烯酚”。生育三烯酚在1986年才首次被发现,仅某些特定的品种有较丰富的含量,如马来西亚/印尼盛产的棕榈果、南美出产的胭脂树红、米糠油等。生育三烯酚比生育酚的抗氧化力高40-60倍,具有强大的抗炎特性。
基于这一点,越来越多研究显示,生育三烯酚对人体有以下益处:
- 保护脑神经
- 减少肝脂积聚
- 改善脱发
- 抗新血管形成(抗顽疾、保护视力)
生育三烯酚具有神经保护的作用
一项2014年发表于《美国心脏协会期刊(AHA Journals)》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实验显示,生育三烯酚有效减慢脑白质病变 [1]。脑白质是大脑内神经纤维聚集的地方,若果微细血管阻塞致血流供应回缩,便会使神经细胞受损,引起脑白质病变。脑白质病变无任何症状,但恶化下去,有有机会患上脑退化、中风、平衡障碍等病症。换言之,脑白质病变是预示脑神经疾病的一项指标。
实验为期2年,早于2007年就开始进行。88位受试者分为两组,实验组每天服用200毫克的混合生育三烯酚2次;对照组则服用安慰剂。
结果发现,实验组受试者的脑白质体积缩小了约2%;相反,对照组出现恶化趋势,脑白质体积扩大了约23%。
因此,从以上实验可见,摄取生育三烯酚有效延缓脑退化及维持脑血管健康!
生育三烯酚可减少肝脏脂肪积聚
2013年一个刊登于《营养学期刊》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实验,招募到74名患有高胆固醇、平日久坐不动的人士,分为两组,实验组每日服用200 mg的混合生育三烯酚(包括61.1 mg的α-生育酚);对照组则服用安慰剂 [2]。
实验前后,两组均被安排进行超声波检查,通过肝实质回声进行检视。正常的肝脏回声是均匀正常的;若肝功能受损,肝脏回声会出先增粗、增增强的变。
所有受试者的肝脏回声都有异常。1年后,实验组有50%的患者回复正常的回声;对照组中,只有23.5%回复正常。
另外,实验组有一名男性受试者,肝脂肪积聚程度从严重转为轻微;两名男性受试者从中度转为正常。相反,对照组中有2例出现恶化,以及未有改善迹象。
一般而言,α-生育酚被认为具有保肝作用,而超强抗氧化的生育三烯酚,显示更有效保护肝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另外,γ-生育三烯酚被发现能通过调节脂肪代谢酶,以减弱甘油三酯的积聚。
生育三烯酚有效解救脱发
一项2010年由马来西亚理科大学进行的实验,将38位有脱发问题的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每日服用100 mg的混合生育三烯酚;对照组则服用安慰剂。8个月后,超过90%受试者发量明显增加!40%受试者发量增加超过50%,5%受试者发量增加25-50%,45%受试者发量增加10-25%;只有10%受试者表示发量增加不到10%。相反,对照组的发量减少了0.1% [3]。
在脱发患者身上,发现他们头皮位置有较高的脂质过氧化问题,抗氧化能力较弱,生育三烯酚藉着其高效抗氧化作用,可帮助脱发患者减低毛囊细胞的损伤,从而促进头发健康生长。
生育三烯酚具有抗血管生成特性
在一些日本研究,无论是体外的牛主动脉内皮细胞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还是体内的动物实验中,都可见生育三烯酚能抑制新血管形成,反映其预防相关疾病的潜力,如顽症、高血糖引致的视力受损、黄斑视力受损及关节痛等 [4]。
2023年有最新研究发现,生育三烯酚可减低糖尿大鼠的视网膜发炎和血管新生 [5]。
将大鼠分为三组:正常大鼠被饲以普通食物、糖尿大鼠被饲以普通食物,及糖尿大鼠被饲以普通食物加生育三烯酚,为期12周。结果发现,生育三烯酚有效抑制发炎和新血管形成,帮助维持视网膜的厚度。
如何选择维生素E保健品?
1. 兼备生育酚与生育三烯酚
市面上的维生素E保健品一般只含有α-生育酚,虽属于必需维生素,但对人的好处有限。如能包含超强抗氧化的生育三烯酚,保健效果更佳!
2. 选择天然维生素E
维生素E分有天然及人工合成形式,天然形式有利身体吸收运用;人工合成形式虽更便宜,但吸收率欠佳。
选对天然形式,吸收率可高3倍 [6]!
天然形式的成分前,会有“d-”字样;若是人工合成形式,则会显示“dl-”。
两者相似却不同,千万别认错!
3. 加入油份配制
由于维生素E是脂溶性维生素,加入油份如角鲨烯、植物固醇和类胡萝卜素一起服用,吸收率可提升4倍 [7]!
参考文献
[1] Gopalan Y, Shuaib IL, Magosso E, Ansari MA, Abu Bakar MR, Wong JW, Khan NA, Liong WC, Sundram K, Ng BH, Karuthan C, Yuen KH. Clin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palm vitamin E tocotrienols on brain white matter. Stroke. 2014 May;45(5):1422-8.
[2] Magosso E, Ansari MA, Gopalan Y, Shuaib IL, Wong JW, Khan NA, Abu Bakar MR, Ng BH, Yuen KH. Tocotrienols for normalisation of hepatic echogenic response 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a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Nutr J. 2013 Dec 27;12(1):166.
[3] Beoy LA, Woei WJ, Hay YK. Effects of tocotrienol supplementation on hair growth in human volunteers. Trop Life Sci Res. 2010 Dec;21(2):91-9.
[4] Miyazawa T, Shibata A, Nakagawa K, Tsuzuki T. Anti-angiogenic function of tocotrienol. Asia Pac J Clin Nutr. 2008;17 Suppl 1:253-6.
[5] Sadikan MZ, Abdul Nasir NA, Bakar NS, Iezhitsa I, Agarwal R. Tocotrienol-rich fraction reduces retinal inflammation and angiogenesis in rats with streptozotocin-induced diabetes. BMC Complement Med Ther. 2023 Jun 2;23(1):179.
[6] Serbinova E, Kagan V, Han D, Packer L. Free radical recycling and intramembrane mobility in the 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alpha-tocopherol and alpha-tocotrienol. Free Radical Biology and Medicine. 1991;10(5):263–75.
[7] Yap SP, Yuen KH: Influence of lipolysis and droplet size on tocotrienol absorption from self-emulsifying formulations. Int J Pharm 2004, 281(1–2):6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