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名词解释: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名词解释: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引用
新浪网
1.
https://m.edu.iask.sina.com.cn/jy/1YYbKa7XOd.html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简称EPSP)是神经科学中的一个基础概念,它描述了神经元之间兴奋性信号传递的过程。本文将为你详细解释EPSP的产生机制及其特点。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简称EPSP,是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而产生的电位。神经冲动传入神经末梢时,兴奋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提高了膜对离子的通透性。这促使膜外的钠离子迅速内流,造成膜内钠离子急剧增加,膜内电位高于膜外,引起突触后膜的去极化,膜电位降低,是突触后膜产生兴奋的表现。

EPSP具有以下特点:

  1. 突触前膜释放递质是钙离子内流引发的。
  2. 递质是以囊泡的形式以出胞作用的方式释放出来的。
  3. EPSP是局部电位,而不是动作电位。
  4. EPSP是突触后膜离子通透性变化所致,与突触前膜无关。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