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名词解释: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引用
新浪网
1.
https://m.edu.iask.sina.com.cn/jy/1YYbKa7XOd.html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简称EPSP)是神经科学中的一个基础概念,它描述了神经元之间兴奋性信号传递的过程。本文将为你详细解释EPSP的产生机制及其特点。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简称EPSP,是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而产生的电位。神经冲动传入神经末梢时,兴奋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提高了膜对离子的通透性。这促使膜外的钠离子迅速内流,造成膜内钠离子急剧增加,膜内电位高于膜外,引起突触后膜的去极化,膜电位降低,是突触后膜产生兴奋的表现。
EPSP具有以下特点:
- 突触前膜释放递质是钙离子内流引发的。
- 递质是以囊泡的形式以出胞作用的方式释放出来的。
- EPSP是局部电位,而不是动作电位。
- EPSP是突触后膜离子通透性变化所致,与突触前膜无关。
热门推荐
5·17特刊|青岛算力崛起:智慧城市的数据引擎
国家体彩中心推出官方APP,支持开奖直播和扫码验奖
大乐透中奖概率仅两千万分之一,专家解析购彩心理
重庆分会场惊艳亮相2025年央视春晚
朱军重返春晚引热议:从兰州到舞台,观众期待与现实考量
八字成诗:唐宋名家笔下的精悍诗句
徐杨教你月入5000如何理财
提升职业技能,让你的家庭收入翻倍!
月入5000也能过上精致生活?这样做就对了!
下周盛放! 2024武汉樱花预报发布!
这条稿子,摄影师写的,教你们拍樱花
武汉大学:一场浪漫的粉色盛宴,你准备好了吗?
武汉,何以成为“樱花之都”?
武汉,何以成为“樱花之都”?
与他人共用马桶时,可能会传染疱疹病毒吗?应该如何预防?
"王婆说媒"火遍全网,河南开封景区游客暴增7倍
每月饮用3-35杯葡萄酒,心血管疾病风险可降50%
研究证实:黑巧克力中的天然成分可降低血压、保护心血管
解读新加坡多元文化传统的钥匙
新加坡留学必读:深度解析新加坡留学政策
日本留学省钱攻略:日本便宜又美味的食物大推荐
我国古代促进生育的举措:人性与反人性并存
我国古代促进生育的举措:人性与反人性并存
古代生育政策及其对晚婚晚育的处罚与规律变化
古代女童为何十三四岁就要嫁人?原因令人唏嘘
南丫岛隐藏仙境,绝美自然景观不容错过
南丫岛打卡胜地:天后宫&洪圣爷湾泳滩
一文详解10个八字成语,个个都有典故出处
从“蓬生麻中”到“宁为玉碎”:八个八字成语全解析
“八字没一撇”:从汉字书写到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