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日本佛教史上少见的疯癫禅僧——一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日本佛教史上少见的疯癫禅僧——一休

引用
豆瓣
1.
https://www.douban.com/note/868430944/

一休宗纯(1394~1481),日本室町时代中期临济宗禅僧,以其独特的"疯癫"形象和卓越的佛学、文学成就闻名于世。他不仅是日本佛教史上罕见的狂禅代表,更是五山文化的杰出传承者。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位传奇禅僧的生平事迹和精神世界。

一休宗纯,幼名千菊丸,法名宗纯,字一休,自号狂云子、梦闺、瞎驴等。京都人,日本室町时代中期临济宗禅僧、京都大德寺派第47代传法人及中兴之祖,被称日本三大奇僧之一,也是日本佛教史上少见的疯癫的禅僧。“外现癫狂相,内密赤子行”。一休宗纯于佛学、诗文、和歌、书法等领域都有着非凡的历史成就,是“五山文化”的杰出代表。一休宗纯是日本佛教史上最有名的禅僧和传奇人物,江户时代就出现了关于他的传奇故事集《一休咄》,也是佛教史上少见的疯狂的禅僧。他超越了戒法表象,直契天真本性。一休曾说:“大凡参禅学道,必须杜绝恶知觉,而致正知正觉。恶知恶觉者,古则话头,经论要文,学得参得,劳而无功。”一休禅师超越了世出世间的物欲与法执,以彻底的佛教大乘修行方式而过着高荣的人生,终其一生以无我的大智大爱济世度人。他那才华横溢、冷嘲热讽的形象,至今仍留在日本人的记忆中。卡通片《一休》中机智过人的“一休哥”就是其童年时代改编而成。 一休的父亲是日本南北朝时期的后小松天皇,一休从未受过皇子的待遇,也从未以皇子自居。其父亲在位期间曾数次召其入宫。一休宗纯六岁时成为京都安国寺长老的侍童,名周建。十二岁在壬生宝幢寺学习维摩经。十三岁随京都建仁寺的慕哲龙攀学诗文。十五岁以后为僧,想协助贫人,以及无学问的人。十六岁从随西金寺谦翁和尚,命名宗纯。1408年,十五岁的宗纯以“吟行客袖几时情,开落百花天地清。枕上香风寐耶寤,一场春梦不分明”一诗,博得令名。1415年,二十三岁的宗纯得知禅宗非正统的大德寺派名僧华叟宗昙正隐居近江坚田某小庵,遂慕名前往,追从禅宗开山大灯国师修练,可是大师却很长一段时间把他拒之门外,根本不肯接见,拒绝收他为徒。一休并不死心,守在寺门外等待。有一天大师出门,发现一休仍跪在寺门前,就命令门人向一休泼水,将他赶走。当他返寺时,看见一休仍跪在原地不动。这次大师点点头,让他进寺,正式收他为徒了。宗纯一心追求纯洁信仰,经住了种种考验,终于成为了华叟门徒。从此开始了认真的修炼生活。二十五岁得法号一休。一休这个名字的意思,他的一首偈诗作如是解释:“欲从色界返空界,姑且短暂作一休,暴雨倾盘由它下,狂风卷地任它吹。” 二十七岁,在漆黑的琵琶湖上搭船坐禅时,听乌鸦一声嘶鸣,一休顿悟,他想起和歌中有云:“得闻乌鸦闇黑不鸣声,未生前父母诚可恋。”乌鸦不会在闇黑中鸣叫,却在黑暗中鸣叫,让他想到未出生前的父母。出生前的未分别智,才是自己的本源实相。《狂云集》《闻鸦有省》云:豪机瞋恚识情心,二十年前即在今。鸦笑出尘罗汉果,日影玉颜奈何吟。”黎明,一休见华叟,叙述所悟心境,华叟承认一休已悟,欲给予印可。一休对印可连看都不看,径自离去。 二十九岁时,大德寺举行华叟之师言外中志的三十三届忌日法会。一休陪师华叟参与,众僧华衣威严参与,惟独一休布衣且草屐龙钟,华叟责问:“为何毫无威仪?”一休回道:“余独润色一众。”否定虚伪外饰的法衣数珠。法会结束,华叟在西厢休憩,某僧问华叟百年后,谁为继承人?华叟回道:“虽云疯狂,但乃赤子。”一休虽疯(癫)狂,欲是纯真之人,意指一休是他的继承人。一休也疯狂地说:华叟子孙不知禅,狂云面前谁说禅?三十年来肩上重,一人荷担松源禅。 当一休住在安国寺时,室町幕府第四代将军足利义持,以“下克上”的方式独揽朝纲大权,他惟恐皇室夺回实权,便想方设法断除皇家血脉。以机智闻名朝野的一休,也因此成为了将军“欲除而后快”的人物。于是他便设了一条毒计,欲找一条“反上抗命”的口实,将其杀害。一日,将军在府邸作好布置之后,便派人请一休到府邸。一休抵达时,玄关屏风画了一只大老虎,从竹林中凝视着一休。此时,义满对他说:“这只老虎凶暴无比,真伤脑筋,你用绳子把它绑起来!”周围的人听了,都认为要绑住屏风上的老虎决不可能,一休再怎样机智,也不容易有令人满意的答复。一休毫不以为意,立刻卷起袖子,绑上头巾,手拿绳子说:“将军,我已经准备好了,请你把老虎赶出来。”将军义持一时无从找到口实,已知一休智计卓绝,便放弃谋害计划,转而试图笼络。 华叟故去后,乃云游四方。一休脱离大德寺,开始他的漂泊之旅,餐风饮露,云游各方,自称“狂云子”,所写的汉诗集也叫做《狂云集》。目睹“嘉士之乱”(1441年)和“应仁之乱”(1467年~1477年)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写下不少揭露谴责将军、大名的诗句,并表现出种种“狂态”,以表示自己不与平庸世俗同流合污。八十一岁时受天皇敕令,担任大德寺第四十七代住持,重建焚于战火的大德寺。1481年,重建工程大体竣工,一休宗纯也因操劳过度圆寂于一休寺纯王庙,葬于岗山塔下,享年88岁。一休宗纯的主要著作有《狂云集》《自戒集》《一休法学》和《佛鬼军》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