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U型钻?
什么是U型钻?
U型钻是一种在机械工业中广泛应用的孔加工用可转位刀具,以其高效、高精度和长寿命等特点,在现代制造业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将详细介绍U型钻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优势及使用技巧,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先进的加工工具。
什么是U型钻?
U型钻是机械工业中广泛使用的孔加工用可转位刀具,其钻孔的深径比(L/D)一般在1.5-3.0范围内,又称浅孔钻。这种钻头最初是由瑞典Sanvik蛰伏公司于1970世纪1年代开发的一种新型U型钻,其特点是切削速度快、进给量大、生产率高。与麻花钻相比,在数控机床上使用时,切削时间可减少80%,切削效率高5-10倍。不仅可以钻孔,还可以回程钻孔,不仅在车床、铣床、加工中心等机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在机床与自动化流水线的结合上,都得到了极好的应用。它可用于钻孔、成型或铰孔,是孔加工的理想选择。
结构特点
U型钻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由可转位刀片、夹紧元件(螺钉)、刀片和支承部件(冷却液供给系统、各种设备的连接装置)组成。采用压孔结构,将具有合理断屑机构几何参数的可转位刀片,通过夹紧件、螺钉紧固在刀体前端,构成钻头的切削部分。刀体具有两条排屑槽和一个孔,用于将冷却液输送到切削区域。刀体的末端可以制成直柄或锥形柄,以便与不同的设备连接。
1. 可转位刀片及夹持方法
目前U型钻常用的硬质合金可转位刀片有三角形、四边形、菱形不等六边形等,均带有螺孔,后角约为7°,其中以不等六边形(也称凸三角形)刀片使用最多。可转位刀片大部分采用锥形螺钉夹紧,因为刀片与螺钉孔的中心有一定偏移(一般为0.150.2mm);旋入螺钉后,对定位面产生一个向下的压缩和紧固的作用力,把刀片牢牢地压住。可转位钻头所用刀片的数量主要与刀具直径有关,一般直径17.5856mm采用两刀片。
2. 句子结构
U型钻制造的关键是刀体结构,刀体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U型钻的制造质量。因此,无论是设计还是加工,我们都非常重视U钻的钻体结构。一般来说,U钻的钻体结构主要指排屑器、刀片槽、冷却液孔、定位肩、夹紧面等。
2.1 U型钻排屑器
U型钻的排屑槽有直槽和螺旋槽两种形式,一般钻头不旋转时采用直槽,旋转时采用直槽或螺旋槽,U型钻的排屑槽直接影响钻体的强度。因此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①抗扭转、弯曲变形能力强。
(ii) 优化切割流动空间;以及
优化切削流动空间;③最佳冷却液喷射位置及流动空间。
2.2 U 型钻刀片横截面
U钻的刀片槽位于刀体的前端,是刀片固定的地方,其位置和角度直接影响U钻的切削性能。一般来说,U钻的刀片槽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①内、外两个刀片的中心、高度控制要严格,特别是内刀片不得高于中心,一般低于中心0.15~0.2mm;
②采用内外两种切削刀片,合理分担切削量一般内齿切削量占整个切削量的1/3左右,外齿切削量占2/3左右;
③两块刀片的位置应使切削力的径向分力互相平衡;
④刀片槽的定位面、支撑面应耐磨,有一定的硬度HRC45~50,粗糙度较小,一般在0.8以下。
2.3 冷却系统
U型钻使用冷却液的目的是为了使U型钻起到冷却、润滑、发挥切削作用,因此U型钻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保证一定的压力和冷却液流量。冷却液孔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①中心冷却液孔应尽量大;为满足较多的冷却液输入和压力,中心冷却液孔应较小。
②出料孔应有合理的喷射位置,以保证最佳的冷却效果。
理论分析
1. 力学分析
U型钻所用的刀片形状有四边形、三边形、六边形等,18U钻上通常安装两片直径为50mm的刀片,内外刀片重叠,将加工孔径分成四部分、两个台阶(见图3)。图2
图3 内外前沿区域
但当内刀片不是钻头旋转中心时,若采用三边刀片(T形),钻孔时只产生切削力Fq和进给力Fj(见图4),不存在背向力。进给力影响机床进给机构的设计和刀体弯曲强度的选择;两刀片的不对称分布导致在刀体中产生径向合成力FH和周向合成力矩TH(见图5)。
图4 切削力示意图
图5 力的复合图
径向合成力容易使实际钻削轴线偏离理论加工路线,影响加工孔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周向合成力矩可通过匹配机床旋转扭矩来平衡,防止钻体断裂。因此,最小化加工过程中的径向力FH成为浅孔钻设计和制造的关键问题。
2.数学分析
为方便U型钻的受力分析,将外刃位置与内刃位置移至同一侧考虑(先不考虑重叠量)(见图6)。T型刀片钻孔受力与毛坯端面切槽受力相近。
图6 数学分析图
根据金属切削机理,U 型钻刀片的切削力与 ap(反冲量)、f(进给量)、v(切削速度)成正比。根据微积分原理建立钻削力的数学模型如下(见图7)。
图7 仿真图
为什么选择
(1)U型钻可以在倾斜角小于30°的表面上钻孔,而不用降低切削参数。
(2)U型钻的切削用量降低30%后,可实现加工相交孔等断续切削。
(3)U型钻可实现多台阶孔的钻削及镗孔、倒角、偏心钻孔等。
(4)U钻可加工精度达到0.05Hm,表面粗糙度值B=1.64n的孔,并可实现大进给、高速、高效切削。
(5)U型钻钻孔切屑基本较短,刀具可以利用其内部冷却系统安全排屑,无需清理刀具上的切屑。有利于产品加工的连续性,缩短加工时间,提高效率。
(6)在标准长径比下,用U型钻钻孔时无须退屑。
(7)U型钻为可转位刀具,因此刀片磨损后无需刃磨,更换方便,成本较低。
(8)U型钻加工的孔的表面粗糙度较小,公差范围较小,可以代替一些镗孔刀具的工作。
(9)当使用U型钻时,不需预冲中心孔,加工盲孔的底面比较平直,不需要使用平底钻。
(10)U型钻技术减少了钻孔刀具的数量。由于U型钻采用头戴式硬质合金刀片,其切削寿命是普通钻头的十倍以上。同时刀片有四个切削刃,刀片磨损、切削完毕后,只要更换刀片即可,新型切削方式节省了大量的磨削、更换刀具的时间,使工作效率平均提高6~7倍。
常见问题
(1)叶片损坏过快,容易断裂,增加加工成本。
(2)加工时发出刺耳的啸叫声,切削状态不正常。
(3)机床产生振动,影响机床的加工精度。
在数控机床上使用U型钻的技巧
(1)使用U型钻时机床刚性要求高,刀具与工件的对中性要求高,所以U型钻适合在大功率、高刚性、高转速的数控机床上使用。
(2)使用U型钻时,中心刀片应选用韧性较好的,周边刀片应选用刀片锋利的。
(3)加工不同的材料应选用不同的槽形刀片,一般来说,进给量小、公差小、U钻头的长径比大时,选用切削力较小的槽形刀片,反之,粗加工时,公差大、U钻头的长径比小时,选用切削力较大的槽形刀片。
(4)U钻的使用必须考虑机床主轴功率、U钻夹紧稳定性、切削液压力和流量,同时控制U钻排屑的效果,否则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孔的表面粗糙度和尺寸精度。
(5)装夹U钻时,务必使U钻的中心与工件中心重合,误差不超过2%,并垂直于工件表面。
(6)调整U钻的中心高低,每次旋转90°(调整好中心所钻的U钻底面会有0.5mm的凸起)。
(7)使用U型钻时,要根据零件材料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切削用量。
(8)U 钻试切时,不要因谨慎或恐惧而随意降低进给或速度,因为这可能会折断 U 钻刀片或损坏 U 钻。
(9)U型钻在加工过程中,刀片磨损或折断时,应认真分析原因,更换韧性更大或更耐磨的刀片。
(10)用U型钻加工阶梯孔时,应先从大孔开始,然后再加工小孔。
(11)使用U型钻时要注意切削液,切削液需要有足够的压力才能将切屑冲出。
(12)U型钻中心与边缘所用的刀片不一样,切勿误用,否则会损坏U型钻柄。
(13)用U型钻钻孔时,可以旋转工件,旋转刀具,也可以同时旋转刀具和工件。 但当刀具以直线进给方式移动时,最常用的方法是旋转工件。
表1 U钻与普通钻头切削参数对比
结语
U 型钻广泛应用于材料加工,尤其是加工硬度较高或形状复杂的工件。它通常由优质钢或碳化物制成,具有很强的耐磨性和耐热性。U 型钻的设计特点是其独特的切削刃形状,可提供高切削效率和长刀具寿命。它们适用于各种工业制造应用,例如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电子。随着工业制造对精度、效率要求的不断提高,U型钻将向着更高的切削精度、更长的刀具寿命发展。通过改进材料和涂层技术,U型钻可以在更高的切削速度和更苛刻的加工条件下保持优异的性能。纳米涂层和陶瓷复合材料等新型高性能材料可以增强其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这些材料将使U型钻在加工难加工材料(例如钛合金、复合材料等)时表现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