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上车手被电麻了,怎么防静电?
冬天上车手被电麻了,怎么防静电?
冬天上车手被电麻了,怎么防静电?
一到冬天,相信不少小伙伴都有过这样闹心的经历:满心欢喜地去拉车门,手刚触碰到车身或者车门把手的瞬间,一股电流 “嗖” 地穿过手指,那麻酥酥的刺痛感,瞬间让人一哆嗦,好心情都被搅没了。这静电在干燥寒冷的冬天,仿佛成了我们出行的 “小恶魔”,时不时就来 “偷袭” 一下。别担心,今天就来给大家好好唠唠,怎么才能把这静电给 “治服”,让我们冬天上车不再 “触电”。
静电是怎么产生的
在冬天,空气湿度通常较低,这就为静电的产生创造了绝佳条件。当我们行走、穿衣、脱衣,甚至是座椅与身体的摩擦过程中,物体表面的电荷就会发生转移。比如,我们穿着的毛衣在车内座椅上蹭来蹭去,身体就会不断积累电荷。而汽车本身大多是金属材质,属于导体,当我们带有大量电荷的手去接触它时,电荷就会迅速寻找释放的途径,于是就产生了那让人猝不及防的静电放电现象,电得我们手麻。
车内防静电小妙招
- 使用静电消除器
市面上有各种小巧便携的静电消除器,它们的原理大多是通过释放相反电荷来中和静电。有些是直接插在汽车点烟器上的,当你靠近车门把手时,按下上面的按钮,它就会释放出离子流,提前将车身表面的电荷中和掉,让你伸手开门时感受不到静电。还有一种像钥匙扣一样的迷你静电消除器,出门前在衣服或者包包上轻轻一扫,就能带走不少静电,上车时也能减少 “触电” 风险。
- 增加车内湿度
干燥是静电滋生的温床,所以增加车内湿度能有效防静电。可以准备一个车载加湿器,在行车过程中开启,让车内空气保持一定的湿润度。不过要注意加湿器的水量,别让水洒得到处都是影响驾驶安全。要是没有加湿器,也简单,放一条湿毛巾在仪表盘上,水分自然蒸发就能提升湿度。或者在车内放一杯水,时不时洒一点在脚垫、座椅周边,效果也是立竿见影。
- 巧用金属物品
在开门前,先用金属钥匙的尖端去触碰一下车门把手,这时候静电就会顺着钥匙导走,而不会通过你的手,避免被电麻。原理就是金属是导体,能够为静电提供一条 “捷径”,让它提前释放。还有一些司机会在车把手上挂一个铁链,铁链拖在地上,车身积累的静电就会持续传导到地面,始终保持车身电荷平衡,从根源上减少静电产生。
自身防静电措施
- 穿着有讲究
冬天尽量避免穿纯羊毛、化纤材质这类容易产生静电的衣物,多选择棉质衣物,它们相对来说不容易起静电。如果实在喜欢毛衣,也可以在里面搭一件纯棉的打底衫,减少皮肤与毛衣的直接摩擦。而且,在脱衣服的时候,动作慢一点,别 “噼里啪啦” 一顿猛脱,这样能防止电荷瞬间大量聚集。
- 勤洗手保湿
手部皮肤干燥也容易积累静电,上车前,如果条件允许,先去洗洗手,让手部皮肤保持湿润。平时也可以多涂护手霜,尤其是在刚洗完手或者感觉手部干燥的时候。护手霜中的油脂成分不仅能滋润皮肤,还能形成一层薄薄的保护膜,减少静电吸附。
- 涂抹防静电产品
现在有专门的防静电喷雾、防静电手环等产品。防静电喷雾出门前在衣物表面喷一喷,它能在衣物表面形成导电层,让电荷均匀分布,不易聚集产生静电。防静电手环则是通过与皮肤接触,将人体静电持续导走,佩戴方便,无论是开车还是日常活动都不碍事。
车辆保养防静电
定期给汽车打蜡保养,打蜡后的车身表面更加光滑,电荷不容易聚集。而且,在洗车的时候,尽量选择有防静电功能的洗车液,这类洗车液能在车漆表面留下一层防静电的保护膜,减少后续静电的产生。另外,检查一下汽车的接地线是否完好,良好的接地能让车身积累的静电及时导入大地,避免电荷越积越多。
总之,冬天防静电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车内、自身、车辆保养一个都不能少。别再让这小小的静电破坏了我们冬日出行的好心情,试试这些方法,让每一次上车都能轻松愉悦,跟 “电麻” 说拜拜!下次再遇到朋友被静电困扰,也别忘了把这些小妙招分享给他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