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聚焦民生福祉,推动多项创新举措
烟台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聚焦民生福祉,推动多项创新举措
2025年2月20日,烟台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烟台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徐忠就2024年民政事业的发展成果以及2025年的重点工作计划进行详细介绍。烟台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明浩、烟台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欣培、烟台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韩喜强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烟台市民政局在2024年的工作中,围绕老龄和养老服务、社会救助、公益慈善、婚姻登记、殡葬服务等重点领域,不断创新举措,优化服务供给,提升民生保障水平。2025年,烟台将继续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提升民政工作质量,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建设。
养老服务:优化供给,提升居家养老品质
据统计,烟台市大约有190多万老年人是居家社区养老需求人群,养老服务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烟台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明浩表示,2024年,烟台成功争取到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实施了“五心”助老服务,新增护理型床位1480张,安装智能监测设备3969户,日均提供助浴、助餐、助医等服务2万多人次。2025年,烟台将继续拓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计划建设“家庭养老床位”不少于2600张,提供居家上门服务不少于4800人次,并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不少于8200户。
婚姻登记:便民利民,创新服务模式
在婚姻登记服务方面,烟台市也推出了一系列便民举措。烟台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欣培介绍,烟台市全面实施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节假日开放,并在红色教育基地、景区等场所设立特色巡回登记点。2024年,烟台市共办理婚姻登记业务3.24万对,举办集体颁证仪式96场次,开展婚姻家庭辅导1.6万余次。此外,烟台还推出了“婚育户”一件事联办服务,将婚姻登记、生育服务、户口迁移等事项联网办理,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社会救助:精准帮扶,兜牢民生底线
针对特困人员的服务类社会救助,烟台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韩喜强表示,烟台市14个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的指导意见》,并开展了“情暖万家·爱心陪护”项目,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购买住院陪护保险,提供免费住院陪护服务。2025年,烟台将继续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健全分层管理的梯度救助格局,推动社会救助集成办事项类别拓展,构建协同高效的社会救助体系。
慈善事业:打造品牌,提升公益效能
烟台市在慈善事业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徐忠介绍,烟台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推动新时代公益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公益慈善城市建设4大方面16项指标体系。2024年,烟台新增慈善组织29处,新增社区基金212支,募集资金1210万元,开展服务项目150多个,受益群众21万人次。2025年,烟台将继续推进慈善组织稳增、慈善募捐拓面等六大行动,打造“品重烟台·慈善之城”。
殡葬与地名管理:惠民利民,优化服务效能
在殡葬服务方面,烟台市全面实施基本殡葬服务免费政策,推动殡葬服务机构减项降费优服务,常态化举办公益性海葬。在地名管理方面,烟台市批复命名、更名城市道路98条,开展“乡村著名行动”,采集上图乡村地名、兴趣点6280个,助力乡村振兴。
在“三核引领 烟台担当”的征程中,烟台市民政事业以务实的举措、创新的思维和扎实的成效,为全市人民的幸福生活筑牢根基。从养老服务的优化升级到社会救助的精准兜底,从婚姻登记的便民利民到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烟台民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民生需求,回应社会关切,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烟台民政局的每一步都饱含着对民生福祉的深情厚意,每一项举措都彰显着对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未来,烟台市民政局将继续以担当为笔,以实干为墨,书写更加温暖人心的民生篇章,让民政之光闪耀港城大地,为全市人民的美好生活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