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未来发展最好的区域,这4个地方脱颖而出,在当地呼声最高!
重庆未来发展最好的区域,这4个地方脱颖而出,在当地呼声最高!
重庆这座被群山环抱的直辖市,近年来乘着国家大规划东风,全面崛起为国家中心城市和西部地区经济高地。在重庆未来发展的蓝图中,有四个区域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政策支持,正在脱颖而出,成为当地呼声最高的发展热点区域。
潼南:大渡口门户创新高地
潼南区地处重庆主城都市区南部,一直被视为重庆的"南大门"。这里山环水绕,资源富集,不仅交通极其便利,产业发展态势也十分看好。可以说,潼南正在崛起为重庆创新发展的高地。
潼南位于长江、嘉陵江两条黄金水道的交汇处,背靠主城区的经济腹地,连接四川川南和贵州黔西地区,区位条件十分优越。208国道、重万高速公路、渝黔城际铁路等多条交通干线在此交汇,陆路和水上运输都极为便捷。此外,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也临近潼南,区域辐射带动效应凸显。
随着渝东北融合发展和渝黔合作的不断深化,潼南正在借力重庆主城都市圈的强大辐射,大踏步赶超发展。特别是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潼南已成为重庆创新发展的重点高地。
两江科技产业园、潼南高新区、工业园等功能园区已在这里孕育而生,一批重量级项目也已布局落户。阿里、腾讯、三星等知名企业在潼南的大数据中心也已投入运营,吸引诸多大咖企业追加投资。不难预见,依托区位交通、产业政策等综合优势,加上当地政府的全力支持,潼南必将抢占创新发展的制高点,成为重庆乃至全国新兴产业集聚高地,大有希望踞守重庆发展的"桥头堡"。
合川:智造强市主阵地
作为重庆市域副中心城市,合川无疑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区域。这里交通物流便捷,产业基础雄厚,正在向智能制造新高地发展。
合川是重庆市的传统工业区,工业基础深厚,产业配套日趋成熟。现代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等传统支柱产业实力雄厚,大批知名企业在这里落户生根。随着工业园区的陆续建设,合川工业体量也不断壮大,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彰显。
近年来,合川正全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将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正在重塑合川产业发展的新格局。依托产业基础和创新发展理念,合川必将迸发出更大发展动能。其枢纽地位可谓是毋庸置疑,川渝陕高速公路、渝遂高速公路、重庆至成都铁路等多条交通大通道在这里交织。内河航运也很发达,水陆相济优势明显。
在智能制造领域,合川正快马加鞭谋求突破。目前已规划建设的智造园区和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有望成为智能制造的中坚主力军。多家知名企业均已在此布局发力,一批新项目也在陆续落户。总的来看,合川在产业基础、交通枢纽等多方面优势显著。未来,合川将稳扎稳打发展国家级智能制造产业基地,着力打造现代化智造强市,进一步巩固重庆市域副中心的战略地位。
璧山:东部增长极崛起
璧山地处重庆东部腹地,在连接主城及东南部城市群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隆重提出的"三个舞台"发展战略定位,更让璧山直上云霄,势必成为重庆东部发展的新增长极。
璧山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不仅与主城及其他区县无缝相连,而且还紧邻川渝黔三省市腹地,成渝双城经济圈的中轴线在此交汇。现有的高速公路、国省道公路网、长江黄金水道等多种运输方式交织其间,川渝铁路沿线也在这里通过,区位区域辐射能力很强。
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璧山在发展绿色生态经济、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一直领跑。它还是国家节能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等,在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上进展迅猛。随着三大战略定位的提出,璧山正向更高水平迈进。一是要打造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成为重庆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区。二是要建设长江上游地区绿色生产制造业基地,着力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三是要加快城乡统筹一体化,创建宜居宜业宜旅新城区。
这一发展思路为璧山制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也凝聚了强大动能。一批绿色生态产业项目正在这里落地生根。此外,璧山还将加快发展物流业,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形成现代产业新高地。可以预见,未来璧山将充分发挥生态、绿色、高新技术等优势,着力打造西部地区乃至长江上游地区重要的现代产业新高地,成为重庆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黔江:后花园崛起宜居名城
黔江区位于重庆西南部近郊,扼守长江、乌江、渠江三江门户,给予这里优越的区位优势。靠近主城但环境优美,因而不失为重庆打造"后花园"城市的理想选择。黔江区域地貌独特、地形富有变化,既有横亘的峻岭丘陵,也有广阔的平原盆地。发源于鄂西、川东的乌江在此注入长江,形成了秀丽的两江汇流景观。加之森林覆盖率高达57%,山水环抱之下,空气质量很好。这样宜居的环境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目前,黔江已有"中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示范区"等多个国家级称号。多个4A级以上景区也已在这里形成,涵盖了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等多种资源类型。黔江还积极打造城乡发展双基地,全力塑造全新城市形象,以期发展边旅游、医疗保健、养老等产业,成为特色旅游休闲养生城市。新建的黔江智汇产业园区也已建成投入使用,未来将成为新经济新产业的集聚区。
与此同时,黔江也在全面优化城乡面貌,持续改善基础建设条件。重庆至万州、涪陵等交通大动脉将黔江裹挟其中,机场、港口等设施都在陆续保障;在住宅、公服配套领域,黔江也在加大改造力度,着力营造品质居住、幸福生活环境。经过持续努力,黔江将有望成为宜居宜业综合体。无疑,在都市发展观念新变革下,黔江必将凭借其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优势,成为重庆主城的优质后花园,吸引更多人口及产业向它靠拢。
总的来观,上述4个区域都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代表了重庆未来城市建设的方向。在良好的发展环境下,它们正在脱颖而出,在当地早已是呼声极高。重庆若能全面统筹协调,将这些潜力地区引领好,必将为渝都腾飞插上更加强劲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