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迈威生物谋求"A+H"两地上市,亏损已经常态化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迈威生物谋求"A+H"两地上市,亏损已经常态化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56428654_122014422/?pvid=000115_3w_a

在当下资本市场,港股上市政策的变革与医药企业赴港上市的热潮正成为焦点。2024年以来,政策端不断发力支持内地龙头企业赴港上市,港股市场对生物医药企业的支持力度显著增强,优化新股上市审批流程、降低上市门槛等措施,吸引了众多生物医药企业的目光。

进入2025年,这股热潮仍在持续,多家A股公司纷纷将目光投向香港资本市场,试图开辟新的融资版图。业内预计,2025年港股IPO家数和发行规模均有望超越2024年。

在大环境下,1月6日,迈威生物(688062)也迈出关键一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同日在香港联交所网站刊登了申请材料。若此次上市成功,迈威生物将实现"A+H"两地上市。

然而,公司发布的2024年业绩预告却显示,公司亏损已经常态化。

1月18日,迈威生物披露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仍将面临亏损。

数据显示,2024年度公司归母净利润预计-9.7亿元到-1.6亿元,扣非净利润预计在-10亿元到-11.9亿元。

公司表示业绩变化的主要原因如下:在收入端,迈利舒®销售额大幅增长,新上市的迈卫健®也增加了收入,整体收入提升。但成本和费用方面,商业化拓展使营业成本、销售费用增加,新药研发处于关键阶段,研发投入居高不下。综合下来,2024年度公司净利润仍为负。

作为一家全产业链布局的创新性生物制药公司,迈威生物专注于肿瘤、免疫、骨疾病、眼科、血液、感染等多个重大疾病治疗领域。

从历年财务数据来看,迈威生物的业绩表现实在难言乐观。不仅上市之前没赚到钱,自2022年1月18日登陆A股科创板以来也面临持续亏损。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73万元,同比增长70.88%,归母净利润为-9.55亿元,亏损额同比扩大。到了2023年,营业收入大幅增长至1.28亿元,同比增长360.49%,但归母净亏损进一步扩大至10.53亿元。

《财中社》发现,迈威生物历来对研发重视程度极高,研发投入在营收中的占比十分突出。

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为7.59亿元,研发费用率约2711%;2023年,研发投入进一步增长至8.36亿元,虽然营收大幅增长,但研发投入占比仍达到653%。持续高额的研发投入给公司带来了巨大资金压力。

从资金状况来看,2022-2023年及2024年三季度,公司期末的货币资金余额分别为24.91亿元、16.51亿元、15.64亿元,呈逐渐下降趋势。与此同时,公司资产负债率不断攀升,同期分别为24%、42.24%、57.64%。2024年三季度末有息负债达20.45亿元,相较于2023年年末增长81.62%。

2024年12月,迈威生物拟与重庆方面合作"骨健康创新药项目",总投资20亿元,公司投资不低于16亿元(本轮10.08亿元,无形资产出资),大健康基金拟投4亿元(本轮2亿元,货币出资)。骨健康领域虽有潜力,但国际巨头布局已久,市场竞争激烈。创新药研发成功率低,若失败,公司财务负担将加重。另外,迈威生物已上市产品销售情况不佳。2024年第三季度,迈利舒销售收入2356万元,迈卫健149万元,君迈康销售数据未公布。

在港股上市热潮中,迈威生物的赴港上市计划面临诸多挑战。公司自身业绩不佳、资金压力大、产品销售未达预期,加之生物医药行业竞争激烈,赴港上市生物医药企业常破发和估值倒挂。若此次发行受挫或上市后表现不佳,公司财务状况可能进一步恶化,甚至面临资金链断裂等危机。其在骨健康创新药项目上的巨额投入也充满不确定性,这场资本与业务拓展的冒险,结果究竟如何,市场将拭目以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