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最古老的香料之一——中药乳香
中医中药|最古老的香料之一——中药乳香
乳香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药用植物树脂,主要来源于橄榄科植物乳香树。它不仅在古代就被用于祭祀和贸易,更在中医药中展现出活血、止痛、消肿等多重功效。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乳香的来源、功效、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乳香是一种药用植物树脂,来自橄榄科植物乳香树及其同属植物的树皮渗出液。乳香根据不同采摘批次分成了若干等级,最高等级的被称为Hojari,颜色呈现淡绿色。乳香具有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的功效。
乳香的介绍
乳香是一种药用植物树脂,通过橄榄科植物乳香树及其同属植物的树皮渗出液。世界上大部分的乳香供应来自索马里、厄立特里亚和也门这些国家,而在阿曼生产出的乳香是世界上最上乘也是最昂贵的。每种乳香又可细分为乳香珠和原乳香。乳香呈现出多种形状,可能是长卵形的滴状,也可以是类圆形的颗粒状,亦或是不规则的粘合块状。乳香的大小也有所不同,乳香珠一般长达2厘米,而原乳香则可长达5厘米。乳香表面呈黄白色,半透明,在外表可能覆盖有黄白色的粉末,长时间保存后颜色会变深。质地脆硬,一遇热就可以软化。乳香的断面呈现出玻璃或蜡般的光泽。乳香具有独特的香气,同时味道微苦。
乳香也根据不同采摘批次分成了若干等级。上乘的乳香被当地人称作Hojari,其颜色呈现淡绿色,其中最高等级的被称为皇家绿。中间等级的呈现乳白偏棕,最次的则是深棕色的。
乳香的功效
乳香性辛、苦,温。归心、肝、脾经。《本草汇言》:乳香,活血去风,舒筋止痛之药也。陈氏发明云,香烈走窜,故入疡科,方用极多。又跌扑斗打,折伤筋骨,又产后气血攻刺,心腹疼痛,恒用此,咸取其香辛走散,散血排脓,通气化滞为专功也。故痈疡可理,折伤可续,产后瘀血留滞可行,症块痞积,伏血冷瘕可去矣,性燥气烈,去风活血,追毒定痛,除痈疡;产后及伤筋骨之外,皆不须用。
故其主要功效为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
活血行气:乳香味辛苦,性温,传统中医学认为辛能发散、苦能破、温能通,所以乳香有活血行气的作用,可以将乳香没药搭配使用来缓解跌打损伤肿痛。
消炎防腐:适量服用乳香能够促进体内多核白血球增加,改善人体新陈代谢,促进坏死细胞的排出,所以有消炎防腐的作用。可以杀灭微生物、细菌、病毒和真菌,防止皮肤进一步感染也可用于口腔病原体的抗菌。
解毒消肿:因为乳香香味浓重,辛香能散一切留结,可以用乳香外敷于疮伤痈痘处,起到消肿解毒的效果。
痛经止痛:乳香内服能止痛经,也可以用乳香精油在小腹处按摩揉搓来缓解痛经所引起的身体不适。
美容皮肤:乳香的提取物中有抑制半胱天冬蛋白酶的作用从而延长细胞生命,已经出现细纹、老化松弛的肌肤使用乳香精油,可改善皮肤松弛状态,恢复肌肤弹性。良好的促皮肤组织再生性,可使疤痕皮肤快速愈合,起到平复皱纹、平衡油性肌肤的作用。
保胃:乳香具有抑制实验性消化性溃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局部保护作用有关。
乳香的历史
几千年前古人就对乳香的气味十分着迷。乳香贸易起源于公元前5世纪,商人们从阿曼收购乳香,经过示巴王国前往欧洲或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国。乳香贸易路线上的绿洲和城镇因此繁荣一时。佩特拉古城曾是乳香之路的交通要地,在公元前2世纪成为繁盛的大城市。中国最早出土的乳香实物是在公元前130年的南越王墓中,当时它被称为薰陆香,后来被翻译成乳香。在唐代之前,乳香在中国并不常见,直到宋代,阿曼商人开辟了海上乳香之路,乳香才成为两宋海外贸易中非常重要的商品。古人主要将乳香用于焚烧祭祀,因其价格便宜且数量足够,适用于民间宗教活动,包括佛教和道教。
南越王墓中出土的乳香
乳香的使用方法
乳香除了入药时的内服和外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焚香、煮粥或者口嚼使用。
乳香粥
原料:乳香1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乳香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浸泡5—10分钟。把乳香取出,放入煎锅用清水煎煮,滤去渣滓,取汁。粳米淘净,用清水和药液共同煮粥,粥熟后,加入白糖调味即成。
药膳功效:此方活血、止痛,适用于痛经、胃脘疼痛、风湿痹痛等患者食用。
注:若服用乳香不宜过量,需遵医嘱。
乳香禁忌人群
孕妇:孕妇在怀孕期间不宜食用乳香,因为乳香具有促进子宫收缩的作用,容易导致流产。
过敏者:此类人体质比较敏感,吃了乳香会胃肠不适、乏力、发热、卧寐不安、皮肤潮红、红疹瘙痒、烦躁不安、耳部红肿等。给患者的身体带来危害。
脾胃虚弱者:乳香对胃肠道有较强的刺激性,可引起呕吐、腹痛、腹泻等。
不宜同食
三七、知母、大黄、山楂、石膏、苍术以及活血类药物。中药相互作用的问题很复杂,不同的人对中药的反应不同,所以在使用中药时,应严格遵医嘱使用,并且注意搭配合理。
注:本篇文章意在分享中医知识,文中提到的中医药知识,仅供学习交流。且如需服用,需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