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被盜圖怎麼辦?可以提告侵害肖像權嗎?律師帶你認識肖像權!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被盜圖怎麼辦?可以提告侵害肖像權嗎?律師帶你認識肖像權!

引用
1
来源
1.
https://followme.law/posts/portrait-rights

肖像权是每个人的重要权利,它关乎个人形象的控制和使用。在当今社交媒体发达的时代,个人肖像权更容易受到侵犯。本文将由专业律师为您详细阐述肖像权的法律界定,并提供肖像权同意书的范本。此外,还将介绍在签署肖像权同意书前,需要留意的重要事项,以保障个人权益!

1.什么是肖像权?怎样会构成侵害肖像权?

「肖像」一词常用于描述通过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手法所呈现的人物形象。这些肖像可能展示全身、半身,或仅是脸部或头部,只要能识别出人物的五官特征,便可称之为肖像。

肖像权则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肖像——包括五官和外貌,使用、制作及公开的控制权。这是一项属于个人的专有权利,无法转让给他人。

在法律中,肖像权独特而有趣,虽然它不像其他权利(如财产权或名誉权)那样有专门的法条规范,但许多法院判例都已认可肖像权的存在,并且肖像权经常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涉及许多诉讼案件。

实际上,肖像权在法律上被视为民法范畴中的「人格权」的一部分。人格权是一系列旨在保障个体生活及其自主能力所需的基本权利,这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名誉权、自由权、信用权、隐私权、贞操权及姓名权等。肖像权专属於真实存在的人物,而对於虚构的幻想角色则不适用此权利。

(1)侵害肖像权构成条件是什么?

在法律实务上,肖像权的侵害案例屡见不鲜。从众多法院判例中可以观察到,未经当事人许可,私自制作或公开他人的肖像,基本上都被认为是侵犯了肖像权。

法院在判断肖像权侵害案件时通常考虑以下几个要点:

  • 制作他人肖像:不论是拍照、录影、绘画还是雕塑,只要创作了他人的肖像作品,即使未广泛传播,也属于侵害肖像权的范畴。
  • 公开他人肖像:当他人的肖像被放置于电视、网络、报纸或杂志等公众可见的媒介上,这类行为明显侵犯了肖像权。
  • 商业利用他人肖像:将他人的肖像用于商品销售或其他商业活动,如推销等,亦构成侵权。

例如,某人在捷运上无意中发现他人外貌独特,遂拍照并上载至社交媒体与朋友分享讨论。此行为未经该人同意,且在网路上公开,这已经构成了对该人肖像权的侵害。

(2)什么情况不算侵害肖像权?

在许多情况下,拍摄、制作或使用他人的照片并不一定会被法院判定为侵犯肖像权。法院在判断是否侵权时,会考虑以下几个重要因素:

  • 公眾人物:被摄者是否为公众人物,因公众人物在某些情况下对于隐私的保护会有所不同。
  • 公益目的:肖像的制作及使用是否具有公益性质,如是否涉及公共利益或社会关切的问题。
  • 使用场合与目的:使用肖像的方式及目的是否合理且必要。

例如,在球場拍攝正在參與公開活動的明星,並將照片分享到社交媒體上炫耀,由於明星屬於公眾人物,這類行為通常不被視作侵犯肖像权。

另外一個案例中,A因認為某美術館的承辦人員涉嫌貪腐,於是在美術館前上演行動劇,並使用從官網公開的承辦人照片製作頭像進行公開批評。法院最終判定,由於該照片在官網上已經公開,且A的行為是出於揭露貪腐,具有公益性,因此不構成肖像权侵害。

總的來說,即使未經當事人同意,使用他人照片在特定條件下可能不構成侵權。這些條件包括對方是公眾人物,使用手段合理,以及行為符合公益目的。然而,律師提醒,由於一般民眾並非公眾人物,且不是所有案件都涉及公益,民眾應避免無謂的拍攝與使用,以免侵害他人肖像权。

(3)发生纠纷录影蒐证也会侵害肖像权吗?

确实,当在发生不法或暴力行为时,有权利进行录影蒐证。实际上,许多实务见解已支持民众在遭遇不法侵害时使用录影来保留证据。然而,在进行录影蒐证时可能会涉及到他人的肖像权,这时该如何平衡这两者的权益呢?法院在评估这类情况时主要考量以下3个要件:

  • 蒐证手段的适当性:评估是否在录影时使用了过度的手段,如使用威胁、暴力或在录影过程中进行挑釁和攻击等行为。
  • 侵害肖像权的意圖:若录影纯粹是为了保存事件证據而进行,通常不会被视作有意侵害肖像权。但如果录影目的是为了在网络上进行公审、威胁或恐吓他人,则可能被认定为非法行为。
  • 肖像的使用方式:检查录得的影像是否被未经许可地传播、公开、篡改或用于其他目的。

如果录影行为满足以上3个条件,一般來說,该行为是合法的证據收集方式,不会构成对肖像权的侵害。反之,如果不符合这些条件,不仅存在侵权风险,而且因非法蒐证,录得的影像可能无法在法庭上作为有效证據使用。

2.肖像权被侵害怎麼办?法院通常會判賠多少?

(1)肖像权遭侵害該怎麼辦?

当你发现自己的肖像权遭到侵害时,可以采取以下步骤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 首先,向对方提出下架或其他补救措施的要求:如果你的肖像被未经许可地制作、使用或公开展示,应立即要求对方进行删除或撤回。很多时候,侵权行为可能不是出於故意,对方在被告知后也可能会选择配合,积极解决问题。如果对方的态度合作且没有造成重大影响,达成和解是最理想的解决方式。

  • 如果对方不采取任何补救措施,或者补救措施无效,則考慮法律途徑:根据民法第18条的规定,当个人的人格权受到侵害时,当事人有权向法院提出请求,以排除侵害、预防进一步的权益受损或避免潜在的危险。如果侵害行为已经导致显著损害,你也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或要求支付慰抚金。

这些步骤将帮助你有效地保护自己的肖像权,避免未经授权的使用带来的潜在损害。

(2)侵害肖像权有刑責嗎?

肖像权侵害通常被视作民事法律问题,然而在某些严重的案例中,若侵害行为是故意的且对受害者造成了显著的损害,这可能会涉及刑法的相关条文。

例如,《刑法》中对于名誉毁损或妨害祕密的规定,当肖像权侵害达到这些程度时,侵害者不仅可能需要在民事诉讼中赔偿损失,还可能会面临刑事诉讼的法律后果,包括罚金或者监禁。这种情况下的肖像权侵害的法律后果变得更加严重,对于行为人来说,涉及个人肖像使用时必须行事谨慎。

(3)盜圖、侵害肖像权要賠多少錢?

依据民法第184条第1项规定,因故意或过失非法侵害他人权益的行为,都需负起损害赔偿的法律责任。此外,根据民法第195条,在侵害他人身体、健康、名誉、自由、信用、隐私、贞操或其他人格权利,且情节重大的情况下,即使没有直接的财产损失,受害者也可要求相应的赔偿。

谈到财产损失,公众人物如艺人或名人更常面临此类问题,例如肖像被未经许可使用,进而影响到其他商业合约,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即便肖像权侵害可能不直接导致明显的财产损失,或难以计算具体数字,他们依然有权利寻求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若是非财产上的损害,如精神困扰或名誉受损,同样可以要求精神慰抚金,但要获得赔偿,必须证明侵害行为「情节重大」,这一点没有固定的标凊,法院将根据具体案件的状况和损害程度来作出判断。受害者应积极收集证據,以加强自己的诉求。

举个例子,假设君君因外貌亮丽而被偷拍,照片被上传至社交或交友软件,结果导致个人信息如联络方式和居住地被公开,受到网络骚扰甚至实际跟踪,严重威胁到个人安全。如果君君能提供充足证据,如截图、对话记录或其他相关证明,且肖像被修改用于不当场合,这些都可能被认定为「情节重大」,从而获得法院的赔偿判决。

(4)谁可以提出肖像权受損賠償?

将肖像权视为人格权的一种,在实务上普遍认为人格权属于个人专有的权利,因此原则上只有肖像权的拥有者本人才能提出肖像权受損赔偿。但是,如果肖像权的拥有者是未成年人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提出赔偿请求。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内容主要参考台湾地区的法律规定,中国大陆地区的法律规定可能有所不同,具体情况请咨询专业律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