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浪新时代 大学生创业如何行稳致远?
踏浪新时代 大学生创业如何行稳致远?
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大学生创业者如何把握时代机遇,实现创业梦想?本文通过四个具体案例,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在人工智能、新能源、传统文化和乡村振兴等领域的创业实践,为有志于创业的青年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科技创新,掀起新时代发展新篇章,尤其是热度居高不下的人工智能更为经济社会发展按下了 “快进键”,各行各业加速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该如何瞄准前沿赛道,紧密贴合 “国之大者”“省之大计”?又该如何在汹涌澎湃的时代浪潮中行稳致远?在湖南,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紧跟时代的步伐又力争超越时代,牢牢抓住国家政策带来的机遇,在创业道路上奋勇拼搏,以实际行动诠释着青春的多彩与人生的价值。
因势而新:新领域树起经济增长新引擎
大学生创业者具备较为敏锐的洞察力,能较好地把握时代潮流,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任务,选择合适的、有发展潜力的创业领域。
近段时间以来,DeepSeek在网络上爆火,被称作“神秘的东方力量”,让更多人认识到AI的强大。
陈宇明大学毕业后从事软件开发工作,逐渐意识到AI技术的发展不应该局限于孤立的实验,更应融入到实际应用领域,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于是,他2021年创立了湖南码上行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微信生态小程序,提供AI写作服务,以帮助提升学习、办公等方面的效率,还有AI食记,帮助减肥人群管理体重、记录饮食、分析营养成分等。
从一名开发者转变为创业者,陈宇明深刻意识到光懂技术还不行,还要懂得运营,通过各个新媒体平台推广产品。借助AI发展“东风”,陈宇明的公司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累计拥有400万用户。
“大学生创业要契合时代发展。”陈宇明说,接下来,公司将聚焦用户真实需求与问题解决,拓展AI智能咨询服务与搭建培训相关业务,让AI更切实地落地到实际工作应用中。
同样站在时代发展“风口”上的还有长沙升容科技有限公司的商士波。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新能源发展步入黄金时代,锂电池产能、产量稳步提升,动力电池性能所需的补锂剂材料逐渐成为国际动力电池竞争的新战场。博士毕业的商士波创立公司,开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锂电池正极材料补锂剂产品。
对商士波而言,虽然站在蓝海赛道,并且研发出了富锂镍酸锂、富锂铁酸锂等系列产品。但从产品到产线量产、推向市场也是一段需极尽努力的路程。投入资金需求大、融资难、组建合适团队等问题都是他创业路上的“拦路虎”。
作为初创企业,长沙升容科技有限公司于2023年12月入驻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黄金创业园,在园区提供的企业孵化、政策咨询、投融资、技术成果转移与知识产权等服务支持下,逐浪前行,实现快速发展。目前,该企业已获得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商士波介绍,接下来将继续在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方面下功夫,致力于降低电池成本,建立生产线,广泛推动产品走向市场,满足大众高性价比产品需求。
因时而进:新技术推动传统文化新发展
大学生创业者以其独有的青春活力和创新思维,在创业浪潮中展现出非凡的潜力。当目光聚焦传统文化领域时,他们更是积极借助现代技术,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生机。湖南师范大学毕业的刘玉珍便是其一。
刘玉珍的父亲从事剪纸行业,从小耳濡目染的她对绘画与艺术有天然的敏感。高中参加美术比赛剪纸项目获得金奖,还让她找到了更感兴趣的方向——湘绣。
“我曾看到绣行因工艺复杂与成本问题,年轻绣工流失,技艺传承濒危;寻访老刺绣艺术家、企业家,却发现很多已经转行;昔日繁华绣街,如今变成睡衣工厂,刺绣店铺难觅踪影,感到十分惋惜。”刘玉珍说。
在刘玉珍看来,传统文化也应因时而进,既要“接地气”,也要“上档次”。为此,她开展了“湘绣+文创、湘绣+家装、湘绣+服饰”生活化的研发,又创新设计鬅毛针创意服装,将湘绣独特的鬅毛针技法应用于皮草之上,形成从平面到立体的渐变效果。其作品在上海、哥本哈根和巴黎三大国际时装周上大放光彩。她的水晶湘绣入选国家发明专利,及2019年外交部全球推介“创新湖南融入世界”湘绣国礼,成为展示中国文化、湖湘文化的靓丽名片。
为让技术更好地赋能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刘玉珍主要参与组建湖南省绣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工程领军团队、湖南省“人工智能+湘绣”企业技术创新创业团队;引入智能机器人,辅助绣娘完成繁琐的基础工作,如绣线的预处理和裁剪等,让她们能够专注于更加精细和复杂的刺绣工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完成刘爱云大师“湘绣72针法”数据库建设,实现湘绣针法资源的数字化保护;开发智能定制系统,让顾客上传自己的设计想法或图片,系统自动转
化为刺绣方案并展示虚拟成品,消费者在下单前就能直观感受到定制产品的最终呈现效果。
刘玉珍和团队通过努力,创作设计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湘绣作品,如“湘滋结好40周年”湘绣国礼、中国海军长沙舰主题湘绣“橘子洲头”、湖南航空主题航班湘绣服装等,获批专利13项、著作权50多项,创造经济效益3000多万元,培养湘绣创新人才40多位,带动绣娘就业120多人。
因才而盛:新力量激发乡村振兴新希望
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正徐徐铺展,广袤乡村成为时代发展的新热土,吸引越来越多大学生创业者将目光聚焦“三农”领域,带着蓬勃朝气与创新精神奔赴这片希望的田野。
出身于陕西佳县的农村小伙徐伟伟,从小心里便种下了一颗“改变家乡、服务‘三农’”的种子。他努力读书,2018年考入湖南农业大学学习,本科攻读动物科学专业,研究生专攻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徐伟伟说:“我国饲喂的猪鸡牛羊饲料里,玉米和豆粕占饲料的大头,它们包含动物所需的能量与蛋白。而这些饲料主要依赖进口,成了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
一次偶然的机会,徐伟伟在下乡服务过程中,目睹了当地农民对农业副产物的利用困境,许多宝贵的资源被直接废弃在田野间。这一景象激发了他的灵感,认为可以将农业废弃物向饲料原料转化,实现农业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既符合我国广泛开发农业废弃物的政策,又是实现生态环境治理的良好方法。
为此,他带领团队经过数百个日夜研发、试验,开发出生物法降解农业废弃物转化蛋白质原料技术,让一罐小小的菌株,加上秸秆和尾菜,放在发酵罐里,就可以变出蛋白质饲料。
徐伟伟开发出“处理杂粕替代豆粕”技术,为养殖户降本增收,因此获得第八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金奖。后响应农业农村部“寻找可以替代抗生素的产品,解决禁抗后养殖发病难题”的号召,他历经上千次试验,研发出“肠无忧”系列替抗产品。其申请授权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2项,带领团队累计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国、省级奖励32项。
依托湖南省及湖南农业大学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精心培育,徐伟伟巧妙地将专业知识与市场需求相融合。他创立了湖南微瑞科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研发绿色替抗饲料添加剂,为畜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此外,他还以微生物发酵产业为基础,创立长沙柯栖尔科技有限公司,为我国的合成生物产业带来了新的活力。目前,该公司致力于农业废弃物降解菌种及功能性保健菌种的筛选与开发,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
展望未来,徐伟伟怀揣着更大的梦想,立志在微生物产业领域取得更大成就,努力将公司发展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微生物产业领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