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陈建斌金马奖三冠王:成功的秘诀是“永远作为第一次”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陈建斌金马奖三冠王:成功的秘诀是“永远作为第一次”

引用
澎湃
10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773408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BB%84%E7%A3%8A/6617
3.
https://www.sohu.com/a/849615985_121725743
4.
http://beta.lifeweek.com.cn/h5/article/detail.do?artId=223634
5.
https://new.qq.com/rain/a/20240415A093O800
6.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9%88%E6%99%93/1178647
7.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TT02JIG051791LB.html
8.
https://yule.360.com/detail/3625540
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7%91%E9%A6%AC%E7%8D%8E
10.
https://m.yule.360.com/content/3754940

2014年,第5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颁奖典礼上,陈建斌成为最大赢家之一。他凭借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一个勺子》获得最佳新导演奖和最佳男主角奖,同时又因在《军中乐园》中的出色表现摘得最佳男配角奖,一人独揽三项大奖,创造了金马奖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然而,当被问及成功的秘诀时,陈建斌给出的答案却异常简单:“永远作为第一次。”这句话源自导演孟京辉,陈建斌在中戏读书时观看孟京辉的话剧《等待戈多》后深受启发。对他来说,无论是生活还是艺术,始终保持初心和热情是最重要的。

这种态度贯穿了陈建斌的整个艺术生涯。18岁时,他在看完姜文主演的《红高粱》后萌生了做演员的念头。他意识到:“这个人长得跟我也差不了多少,表演挺生活的,说明我也有可能成为一个演员。”这种朴实的想法成为了他追求表演艺术的起点。

在中央戏剧学院学习期间,陈建斌对艺术的追求日益坚定。他曾在给招生老师的信中写道:“我清醒地明白,我的一生不能没有艺术,不能没有表演,不能没有这个唯一让我狂热,让我不能自已,让我沉醉,让我觉得生活还有乐趣,让我为它激扬奋发、斗志不渝的东西。”

然而,艺术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毕业后,陈建斌曾因协议要求回到新疆话剧团,但话剧团的氛围让他感到苦闷。他回忆说:“如果你没有见识外面的世界,你不会痛苦,而你见识了又给你剥夺了,你会很痛苦。”即便在最迷茫的时期,他也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而是选择考研继续深造。

陈建斌的艺术追求不仅体现在表演上,更体现在导演工作中。《一个勺子》的成功证明了他在导演领域的才华。这部电影改编自胡学文的中篇小说《奔跑的月光》,讲述了一个西北农民“拉条子”意外救助一名流浪汉“勺子”后卷入一系列荒诞事件的故事。陈建斌在片中展现了深厚的演技功底和对角色细腻的心理刻画,成功塑造了一个质朴善良又略带悲剧色彩的农民形象。

在表演方面,陈建斌也始终坚持“永远作为第一次”的态度。即便是在已经取得巨大成功的《甄嬛传》中,他也没有因此而自满。他认为,《甄嬛传》的成功是观众的选择,而他只是尽职尽责地完成了角色。他强调:“我就是一个演员,我的形象都在角色上。”这种对艺术的纯粹追求,让他在多个角色之间游刃有余,无论是《三叉戟》中的警察,还是《无名之辈》中的小人物,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陈建斌的成功秘诀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在当今这个浮躁的演艺圈,能够始终保持初心,将每个角色都当作第一次去对待,需要极大的定力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正如他所说:“现实像个石头,精神像个蛋。石头虽然坚硬,可蛋才是生命。”这种对艺术的坚持,或许正是他能够在金马奖上创造奇迹的根本原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