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藿香:从形态特征到药用价值的全面解析
广藿香:从形态特征到药用价值的全面解析
广藿香是一种常见的药用植物,具有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祛湿解暑、和胃等功效。它原产于菲律宾等亚热带地区,中国广东等地也有栽培。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详细介绍广藿香的特征和应用。
别名
大叶薄荷、山茴香、水蔦叶
化学成分
广藿香茎叶挥发油含广藿香醇、西车烯、α-愈创木烯、ξ-愈创木烯即α-布藜烯、α-广藿香烯、β-广藿香烯、广藿香酮,还含β-愈创木烯、β-榄香烯、β-丁香烯、ξ-荜澄茄烯及广藿香二醇。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粗壮,上部多分枝,近褐色,密被灰黄色茸毛。叶对生,叶片卵圆形或长椭圆形,叶先端短尖或钝圆,基部楔形或钝圆,叶缘具不整齐的粗锯齿,两面均被茸毛。叶脉于背面凸起,腹面稍凹下,没有叶脉分布的叶肉部分则于腹面稍隆起,故叶面不平坦。轮伞花序多花密集,组成连续的假穗状花序;苞片及小苞片条状披针形,密被短柔毛;花萼筒状,外密被柔毛,内疏被毛,齿5,钻状披针形,长约为萼的1/3;花冠淡红紫色,冠檐二唇形,上唇3裂,下唇全缘;雄蕊4枚,外伸,花丝分离,中具髯毛。小坚果近球形,稍压扁。花期4月。
生长环境
广藿香原产于菲律宾等亚热带地区,中国广东等地有栽培。广藿香适宜生长在阳光充足、温暖的气候环境,喜湿润,忌干旱,怕积水,喜阳光,但苗期不耐强光照,需要适度避阴,喜排水良好疏松、土层深厚的微酸性砂质土壤,常生长在山坡或路旁,繁殖方式以扦插繁殖为主。
功效作用
广藿香在药典上记载具有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祛湿解暑、和胃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它对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黑根霉等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细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临床应用
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表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
不良反应
广藿香味辛、微温,具有解暑发表的作用,阴虚者尽量避免服用,以免造成身体不适。其次,在使用广藿香时需谨慎,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中毒等不良反应。
炮制方法
枝叶茂盛时采割地上部分,日晒夜闷,反复至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