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叶性肺炎
什么是小叶性肺炎
小叶性肺炎是一种常见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主要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病变常以细支气管为中心。本文将从病理特征、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等多个方面,为您详细解析小叶性肺炎的相关知识。
病理特征
小叶性肺炎主要累及肺小叶。肺小叶是肺的基本结构单位,每个肺小叶由一个细支气管及其所属的各级分支和肺泡组成。小叶性肺炎通常是在细支气管的基础上,炎症向周围的肺泡蔓延扩展,引起以肺小叶为单位的炎症病变。
病变常呈灶状分布,多个病灶可相互融合,严重时可累及整个肺叶。肉眼观察,病变肺部可见散在分布的实变病灶,以下叶和背侧较为常见,病灶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直径多在0.5-1cm,质地较实,颜色可呈灰黄色或暗红色。镜下可见细支气管壁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管腔内有大量脓性分泌物,周围肺泡腔内也充满了由中性粒细胞、红细胞和纤维素等组成的渗出物。
病因
小叶性肺炎的病因主要是细菌感染,常见的病原菌有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这些细菌通常存在于人的上呼吸道,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如儿童、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细菌可侵入细支气管及肺泡,引发炎症。此外,长期卧床的患者、昏迷患者等,由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不畅,也容易发生小叶性肺炎。
临床表现
小叶性肺炎的临床表现多样,患者一般会有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痰液多为黏液脓性或脓性。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听诊时可闻及肺部散在的湿啰音。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部有散在的灶状阴影,边缘模糊不清。
治疗方法
抗感染治疗:如果是细菌感染所致,医生会根据病原菌类型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如肺炎链球菌感染常选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小叶性肺炎,可使用相应的抗病毒药物。
退热治疗:体温超过38.5℃或伴有明显发热不适时,可使用退热药物。也可采用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
止咳祛痰:咳嗽较轻者一般无需使用镇咳药,咳嗽剧烈影响休息时,可适当使用止咳药物。有痰液时常用药物祛痰,以促进痰液排出,防止痰液堵塞气道。伴有喘息症状的患者,可使用支气管舒张剂,以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