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大肠杆菌中的噬菌体:特性、污染与防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肠杆菌中的噬菌体:特性、污染与防治

引用
1
来源
1.
https://xueqiu.com/9950954021/297277430

噬菌体是感染多种细菌、真菌、螺旋菌等微生物的细菌病毒总称,具有病毒的特点,一旦离开宿主细胞,噬菌体既不能存活也不能复制。噬菌体是原核生物病毒,非常微小其直径仅为0. 1 μm,因此不能被除菌滤器除去。同时,它不具有完整细胞结构,其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DNA或RNA)组成。此外,其还具有非常专一的寄生性,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它们只能入侵细菌和一些原生生物,而不能攻击高等生物和植物。


图1 噬菌体结构示意图

噬菌体的分类和污染后的表现

噬菌体有烈性噬菌体与温和噬菌体之分。烈性噬菌体可以在宿主菌体内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达到一定数量时,由于噬菌体合成酶类的溶解,导致宿主细胞裂解,释放出的噬菌体再感染其他敏感细菌。而温和噬菌体感染宿主菌后并不增殖,而是将其基因整合于细菌染色体上,形成前噬菌体。在前噬菌体阶段,噬菌体的复制被抑制,宿主细胞正常地生长繁殖,而噬菌体基因组与宿主细菌染色体同步复制,并随细胞分裂而传递给子代细胞。

生产或科研中使用的菌株,若被菌体污染,常有异常表现:接种的斜面或克氏瓶生长的菌苔上出现不长菌的透明区:液体发酵过程镜检菌体染色不均匀,细胞形态不整齐或膨大呈将破裂状,活细菌数目减少;发酵过程糖消耗减慢氨基氮和 pH 变化异常;发酵液稀薄,发酵终产物产率降低等异常状况。

如何预防噬菌体污染

由于噬菌体对于大肠杆菌的危害性,日常实验室中对其进行污染防治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要严格保证实验室的洁净与规范操作,详细的防治可包括以下细则:(1)外来可疑菌种一律不做增殖;(2)多菌种交替使用,采用抗噬菌体的感受态;(3)划分大肠杆菌的操作区域,接种区、发酵区、收菌区、菌种保藏区要严格分开;(4)严禁活菌排放,废菌高压灭菌后方可倾倒;(5)规范操作,避免污染;(6)保证洁净,干燥的工作环境;(7)采用无菌技术:确保在实验中使用无菌技术,包括使用无菌试剂和培养物,以减少噬菌体的引入;(8)维护洁净实验室环境:维持实验室的清洁,定期消毒实验室表面和设备,以减少噬菌体的传播;(9)遵循规范操作程序:遵守实验室安全和操作规程,包括正确处理和处置垃圾,以避免噬菌体污染的风险;(10)储存培养物:定期检查并维护细菌培养物库存,确保培养物的纯度,以减少噬菌体感染的风险。

清除噬菌体的污染

除了严格做好噬菌体的污染防治工作,如果感染已经发生,则及早采取清除措施是至关重要的。具体的消灭噬菌体以及清楚污染源的方法有:(1)噬菌体的消灭:a.表面消毒-对于物品表面采用84或酒精进行消毒;b.高温-大多数病毒耐冷不耐热,高压蒸汽或者干热180°C可彻底灭活;c. 紫外照射-紫外过夜照射;(2)隔离被感染的细菌培养物:如果怀疑培养物受到噬菌体感染,将其与其他细菌隔离,以阻止感染传播;(3)使用抗噬菌体剂:一些抗噬菌体剂可以用于清除感染;(4)冻存备份培养物:定期冻存备份培养物,以便在感染发生时能够重新开始培养而不受噬菌体污染影响;(5)培养敏感细胞株:对于特别敏感的细胞株,可以选择使用已知无噬菌体感染的培养物,以减少感染风险。

双层琼脂平板法测定噬菌体

目前常采用生物测定法进行噬菌体检查,具体为显微镜直接检查、离心分离加热、平板交叉划线、单层平板法、双层平板法。其中,以双层琼脂平板法形成的噬菌斑大小接近、边缘清晰、便于计数,而广泛用于噬菌体的检测。

双层琼脂平板法测定噬菌体

利用双层琼脂平板法测定噬菌体时,先融化下层培养基,以每板约10mL/皿倒平板。后融化上层培养基,待融化的上层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每管中加入敏感指示菌 (大肠杆菌) 菌液0.2mL,待检样品液或上述噬菌体增殖液0.2~0.5mL混合后立即倒入上层平板铺平。30℃恒温培养6~12h观察结果。如有噬菌体,则在双层培养基的上层出现透亮无菌圆形的空斑,即为噬菌斑。

双层琼脂平板法测定噬菌体效价

噬菌体的效价的测定,对于后续开展的噬菌体污染防治和清楚工作意义重大。噬菌体效价指噬菌体的浓度,通常是在含敏感菌的平板上形成噬菌斑,以计算每毫升中含有的噬菌斑形成个数(plaque forming unit/ml或pfu/ml)。效价的测定一般也采用双层琼脂平板法。理论上,一个噬菌体粒子应形成一个噬菌斑,但可能有少数活噬菌体未能侵染,噬菌斑计数结果往往比实际活噬菌体数偏低。

5.2.1 倒平板

将融化后冷却到45℃左右的下层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倾倒于11个无菌培养皿中,每皿约倾注10mL培养基,平放,待冷凝后在培养皿底部注明噬菌体稀释度。

5.2.2 稀释噬菌体

按10倍稀释法,吸取0.5mL大肠杆菌噬菌体,注入一支装有4.5mL1%蛋白胨水的试管中,即稀释到10-1,依次稀释到10-6的稀释度。

5.2.3 噬菌体与菌液混合

将11支灭菌空试管分别标记10-4、10-5、10-6和对照。分别从10-4、10-5和10-6噬菌体稀释液中吸取0.1mL于上述编号的无菌试管中。每个稀释度平行做三个管,在另外两支对照管中加0.1mL无菌水,并分别于各管中加入0.2mL大肠杆菌菌悬液。振荡试管使菌液与噬菌体液混合均匀,置37℃水浴中保温5min,让噬菌体粒子充分吸附并侵入菌体细胞。

5.2.4 接种上层平板

将11支融化并保温于45℃的上层肉膏蛋白胨半固体琼脂培养基5mL分别加入到含有噬菌体和敏感菌液的混合管中,迅速搓匀,立即倒入相应编号的底层培养基平板表面,边倒边摇动平板使其迅速地铺展表面。水平静置,凝固后置37℃培养。

5.2.5 观察并计数

观察平板中的噬菌斑,并将结果记录后进行计算。一般测量3个梯度的噬菌体效价,选取每皿有30~300个噬菌斑的平板计算噬菌体效价并取其平均值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 N=Y/V•X(N:效价值,Y:平均噬菌斑数/皿,V:取样量,X:稀释度)。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