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Science最新研究揭示"甜点胃"背后的神经机制:同一神经元控制饱腹感和糖食欲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Science最新研究揭示"甜点胃"背后的神经机制:同一神经元控制饱腹感和糖食欲

引用
1
来源
1.
https://news.bioon.com/article/836d8633354b.html

你是否经常在饱餐之后,仍然忍不住想要吃甜点或喝奶茶?这种现象被称为"甜点胃",它揭示了一个有趣的心理和生理悖论:为什么我们在已经吃饱的情况下,仍然会对糖分产生强烈的渴望?最近,一项发表在《科学》(Science)期刊上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这一现象背后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2025年2月13日,马克斯·普朗克代谢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了题为《下丘脑POMC饱腹感神经元通过阿片类信号调控糖食欲》的研究论文。这项研究发现,大脑中控制饱腹感的POMC神经元同时驱动了对糖的食欲,表明所谓的"甜点胃"实际上植根于大脑。

研究团队通过小鼠实验发现,即使在完全吃饱的情况下,小鼠仍然会吃甜食。进一步的研究揭示,下丘脑中的前阿片黑素细胞皮质激素(POMC)神经元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POMC神经元通过释放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来减少食物摄入,但同时,POMC也是β-内啡肽的前体,β-内啡肽通过作用于μ-阿片受体(MOR)来刺激食欲。

研究团队发现,当小鼠接触到糖时,POMC神经元会被激活。在吃饱后再吃糖时,POMC神经元不仅会释放α-MSH促进饱腹感,还会释放β-内啡肽,通过抑制丘脑室旁核(PVT)中的神经元来驱动对糖的食欲。通过光遗传技术抑制POMC神经元向PVT神经元的投射,可以减少饱腹小鼠对高糖食物的摄入,但对饥饿的小鼠没有影响。这一发现表明,POMC→PVT通路特异性地调控对糖的食欲。

更有趣的是,研究团队发现,小鼠在吃糖前仅仅感知到糖的存在时,就会激活POMC神经元开始释放β-内啡肽。即使是从未吃过糖的小鼠,在吃第一口糖时也会激活POMC神经元释放β-内啡肽,进一步摄入糖分则会增强这一效应。

为了验证这一发现是否适用于人类,研究团队让人类志愿者通过管子摄入糖溶液,并对他们的大脑进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结果显示,人类大脑对糖做出反应的区域与小鼠相同,同样是PVT活动显著下降,这表明POMC→PVT通路在人类中也可能具有类似的功能。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这种机制是有道理的。因为在自然界中,糖其实很稀有,但能快速提供能量。人类在工业革命之后才拥有了大规模生产糖的能力。因此,我们的大脑被编程为任何时候只要有糖就去摄入。

这项研究为理解糖食欲的神经机制提供了新视角,并为开发针对肥胖和暴饮暴食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潜在靶点。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探索POMC→PVT通路与其他脑区的相互作用,以及开发靶向这一通路的药物或干预手段,以调控糖食欲,从而帮助控制体重和预防代谢性疾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