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袁世凯只当了83天皇帝,“袁大头”却造了7.5亿枚,这是为什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袁世凯只当了83天皇帝,“袁大头”却造了7.5亿枚,这是为什么?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42TAIMG05562YWM.html

2018年英国皇室在迪拜举行了一场拍卖会,其中的重头戏是一组民国三年铸造的“袁大头”金币。这10枚金币保存完好,熠熠生辉,是一套罕见的签字币。

竞拍开始后,沙特土豪穆罕默德就第一个出价三百万美金,想要杀死悬念。但最终,一名来自香港的神秘富商,以破纪录的四千万港币将其收入囊中,这样的天价也引起了全世界藏友的广泛关注。

众所周知,“袁大头”是袁世凯当政时发行的一款银币,现存世量巨大,接近7.5亿枚。而袁世凯只当了80多天的皇帝。那么,袁世凯为何能在短短的八十天内铸造了这么多“袁大头”?这些钱币中,哪些比较有收藏价值呢?

短命皇帝袁世凯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次年元旦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然而,正当全国人民期盼国家进入新阶段时,一个名叫袁世凯的乱世枭雄彻底搅乱了中国近代史发展的进程。

此时的袁世凯继承了清政府的诸多遗产,成为北方实际的话事人,手握重兵权倾天下。孙中山先生为了争取到袁世凯的支持,表示只要袁世凯赞成民主共和,逼迫清帝退位,自己就承诺退位让贤,把中华民国大总统的宝座让给袁世凯。

袁世凯被孙中山先生的承诺激发出前所未有的野心,他一方面命令自己的心腹抓紧时间逼宫,迫使宣统帝退位,另一方面则不断给孙中山先生施压,确保自己早登大位。

1912年1月12日这一天,大清隆裕皇太后带着年仅6岁的宣统帝溥仪,在养心殿举行最后一次朝议。这次会议上,群臣痛哭流涕,隆裕皇太后亦掩面而泣,只有少不更事的溥仪显得不耐烦,不断地问身边了太监:“完了没有?还没完吗?”太监哽咽地回答说:“万岁爷,马上就完了,全完了。”

当天,清廷以溥仪的口吻下达逊位诏书,大清国正式宣告退出历史舞台。眼瞅着逼宫取得圆满结果,袁世凯立即向南京施压,迫不及待等着孙中山先生兑现承诺。

就在清帝宣布退位的翌日,孙中山先生也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呈,并推荐袁世凯作为继任人选。2月15日这一天,临时参议院通过表决,正式任命袁世凯为中国民国临时大总统,并邀请袁世凯来南京就任。然而,袁世凯的在北方,自然不肯赴任南京。3月10日,袁世凯自行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下令迁都北京。4月初,临时参议院从南京迁往北京。当年八月,宋教仁便牵头成立了国民党,用以制衡袁世凯。

宋教仁

1913年2月,中华民国首次国会选举如期举行,国民党获得多数席位,宋教仁顺理成章出任内阁总理。显然,想要独裁的袁世凯不会答应这一切。3月20日,宋教仁就在上海火车站遇刺,两日后身亡。外界普遍认为杀手就是袁世凯派去的,但此时袁世凯大权在握,就连《临时约法》也奈何不得他。在掌控政局后,袁世凯开始着手自己的复辟大业。

袁世凯想要当皇帝的野心得到了一个人的大力支持,这个人就是袁世凯的长子袁克定。因为一旦袁世凯称帝,那么他就会被立为皇太子,日后袁世凯一死他就可以君临天下。于是袁克定四处奔走,为父亲称帝造势,还不惜编印了一套全国拥护袁世凯登基称帝的“独家报纸”忽悠袁世凯。袁世凯本身就野心膨胀,加之被手下人各种吹捧糊弄,开起了历史的倒车,最终于1916年在北京登基称帝,建元洪宪。

袁世凯这一倒行逆施的举动,犹如将一颗火苗丢进炸药桶一般,随即引发全国各地的护法运动和讨袁运动。袁世凯一瞬间成为千古罪人,自己也在惊惧中惶惶不可终日,仅仅当了83天皇帝便宣布撤销帝制,三个月后便因尿毒症发作一命呜呼。

民国混乱的货币市场

袁世凯虽然晚节不保,搞得自己声名狼藉,但是他掌权的几年间却为后世留下了一样重要的财富——“袁大头”。

要搞清楚“袁大头”的来历,就先得了解清楚中国从古至今的货币情况。晚清时期,中国的国门被列强的坚船利炮彻底轰开,随之而来的不仅有西方的政治制度,同时还有西方的经济制度。受此影响,中国境内开始出现发放各种货币。如晚清时期有大量的银票,民国政府发放过多次纸币,甚至列强也在中国留下过法币。但是这些货币无一例外都没能使当时中国的经济得到好转,反而引发一轮又一轮的通货膨胀。

我们就以蒋介石在国共内战期间的金圆券为例作说明。内战爆发后,解放军由人民的支持,后勤供应十分稳定,不存在军费开支难以维系的窘境。但是国民党却不一样,由于蒋介石的政府是代表买办资产阶级的,因此他的军队得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一针一线都要花钱购买。到1948年前后,随着解放军节节胜利,人民反战情绪高涨,蒋介石的军费已经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

于是国民政府疯狂印刷原有的货币法币,导致市场上通货膨胀严重,法币已经彻底失去信用。见此情形,蒋介石为了继续维持战争开支,于1948年8月开始发行金圆券,以取代原先崩溃的法币。然而,由于国民政府缺少足够的黄金和外汇储备,金圆券一经发行就导致物价飞涨。据史料记载,金圆券发行的半个月内,重庆物价上涨40%,广州物价上涨83%,天津的布料价格上涨了88%。金圆券发行一个月后,北京的米价上涨近50倍。

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三大战役开打,巨额的军费开支令本就濒临崩溃的金圆券雪上加霜。到1949年初,国内金圆券单张最高面额已经达到了惊人了500万元。拿着这一张500万元的巨额钞票能买到哪些东西呢?答案是两个鸡蛋。更为讽刺的是,当年上海的一个市民想要买点墙纸装修房子,经过计算却发现拿蒋介石的金圆券糊墙壁反而比买墙纸来得划算,最终他的家里的墙上贴了十几亿的金圆券。蒋介石曾在自己的日记中发出过一个他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解放区的货币就是在布条上写一个数字,可是老百姓偏偏爱用,也没有通货膨胀。为什么国统区的货币制作精良,可是老百姓都不肯用,反而通货膨胀?

从上述的这些故事中,我们就可以窥见到民国时期混乱的货币市场。

“袁大头”的横空出世

其实,造成上述问题的因素是多元的,但是从金融学的角度来分析主要还是跟纸币本身有关。从古至今货币大类无非就出现过两种,一种是金属货币,一种是纸币。金属货币可以再细分为两种,一种是以贵重金属为材料制成的,如金币、金条、银元宝等。另一种是贱金属制品,如铁币、铜板等。通常,西方国家在铸造货币往往选用贵重金属,因此我们的考古丝绸之路遗迹时时常能够出土西域各国当年铸造的金币,尤其是古罗马帝国的金币。而中国古代则习惯在民间大量流通贱金属制品,这是导致通货膨胀的根源。而纸币如果要充分承担起货币的职能,就必须依托有信誉的政府和稳定的金融秩序作为其发行基础。可惜的是晚清和民国时期国家动荡不安,金融秩序混乱,纸币自然难以立足,更别提发挥出预想的效果。

蒋介石的盲目自信在于他始终认为自己的国民政府是正统,所以发行的纸币能够起到稳定局势的作用。事实上正在受人民信赖的政权是红色政权。在民国肇建之初,国内金融市场同样不容乐观,因此袁世凯想要坐稳江山就必须稳定金融秩序。由于清政府垮台,因此袁世凯决定进行货币改革。起初,也有人提出过印制纸币的构想,但随即遭到了许多权威金融专家的反对。毕竟在乱世中,只有坚定不移奉行贵金本位制才能最大程度稳定市场,树立新政府的公信力。袁世凯就接受这个正确的建议,决定采用贵重金属来铸造货币。就这样才出现了后来流通大江南北的“袁大头”。

“袁大头”正面印有袁世凯头像和发行时间,这也是“袁大头”这个绰号的由来,它的背面则是面值和纹饰。

“袁大头”的全名叫作“袁世凯像背嘉禾硬币”,它的形制与今天看到的硬币类似,不过直径要比硬币大一些。袁世凯采用银这种贵金属来制币,但是并非纯银打造。经检测通常一枚“袁大头”含银量大致在89%,其余主要元素为10%的铜以及1%的锡。之所以没有采用纯银打造主要有两个好处:

其一,纯银制品质地柔软,如果“袁大头”是纯银的硬币,那么它的硬度就会欠缺,很容易产生形变,不易于保存。

其二,科学按照比例掺入其他金属,就能拿将同等数量的银块铸造出更多的硬币,节省了制作成本。

据统计,“袁大头”从1914年开始铸造发行,直到1951年才全部停止铸造,期间累计共发行了7.5亿枚。

袁大头可以说是民国时期最为成功的货币,没有之一。可惜袁世凯有钱没命花,早只当了83天皇帝就一命呜呼了。

“袁大头”的收藏价值

由于“袁大头”的主要材料是银,因此货币一经发行就深受百姓的信服,流通起来也没有任何的阻碍,且货币极其保值。尤其是民国乱世中,百姓除了金银细软外就几乎只认“袁大头”。在稳定时期袁大头的购买力不会贬值,而在战乱时期,有的百姓干脆将“袁大头”重新熔成银锭带在身边逃难。据统计,民国时期一名工人的月收入为20枚“袁大头”,折算下来一枚“袁大头”的价值大概在如今的300元左右。

1927年的上海,一枚“袁大头”的购买力为25斤大米或4斤猪肉,显然要比蒋介石后来的金圆券值钱得多。因此,即便袁世凯取消帝制甚至北洋政府倒台后,袁大头依旧在民间畅行无阻,成为标标准准的硬通货。如今,大量的“袁大头”仍旧散落在民间,具有高度的收藏价值。迪拜就曾经拍卖过一套10枚组成的“袁大头”金币,这套金币是当年为了庆贺袁世凯登基而专门用黄金铸造的纪念币,由于数量稀少,因而极具收藏价值,最终被一位神秘的香港富商以四千万港币收入囊中。

那么民间收藏的一枚“袁大头”,如今的市值大概是多少呢?据专家介绍,目前国内民间收藏最普遍的是民国三年铸造发行的一款面值一元的“袁大头”,这一款银币当前的市场价大概为3000元左右,具体要根据品相进行评估。

而由于铸造的时间、厂家不同,“袁大头”也出现过一些稀有版本,如某些“签字版”银币以及“苏维埃版”银币,它们的价格单枚就可以达到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

值得注意的是,民国三年首批“袁大头”批量铸造之前,袁世凯曾小规模生产过一批试铸币,上面还刻有“LG”的字样,这是意大利铸币设计师鲁尔治·乔治的签名。这一款罕见的签名币单枚的市场价就在120万至150之间。

“袁大头”之所以如此具有收藏价值,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共同造就。一方面是因为它的制作工艺十分精良,且以贵金属为原材料,期间没有掺杂任何水分,足以代表民国时期的最高纸币工艺。另一个方面则是“袁大头”在民国时期特殊的影响力,本身袁世凯就是民国时期最为传奇的一位历史人物,他的头像也赋予了这枚硬币以厚重的历史感和传奇色彩。与此同时,“袁大头”在混乱的民国金融市场屹立不倒,并发挥了稳定秩序的特殊作用,救活了许多百姓的性命,的确发挥了它应有的历史作用。因此,“袁大头”是兼具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文物,自然成为收藏界的宠儿。不过,如今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袁大头”赝品,造假者以现代工艺来还原年代感,从而骗取收藏爱好者的财产,因此虽然袁大头在民间的数量可观,但也不是人人都能花钱就买到的,千万不要利欲熏心而上了骗子的当。收藏交易需谨慎,祝君喜获“袁大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