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问题”是论文写作的灵魂:如何提升你的论文问题意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问题”是论文写作的灵魂:如何提升你的论文问题意识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216/06/3936723_1146879022.shtml

在学术论文的写作中,“问题意识”是衡量论文优劣的关键标准之一。然而,现实中,很多研究生在写论文时常常忽视了这一重要的写作原则——问题意识。因此,弄清楚什么才是论文的“问题”,对于论文写作至关重要。

什么是论文?

论文是一种独特的文体,它通过逻辑推理和论证,向读者阐明作者的观点,表达支持或反对某一论点的立场。可以说,论文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对话,目的是通过理性辩论说服读者接受作者的观点,或者至少激发他们的思考。

为了更好地理解什么是论文,我们可以将其与教材进行对比,进一步阐明论文的特性。

功能不同

教材的主要目的是传播学科知识,通常面向学科入门者。它的内容以传授为主,功能单一。而论文则不同,它是专业领域内学者写给同行的作品,其主要目的是表达个人的独立观点,旨在通过学术论证说服同行接受自己的看法。因此,论文更多的是专业性、论证性和思想性的体现。

内容不同

教材的核心内容是知识,而论文的核心则是观点。尽管论文观点的形成基于知识,但它关注的核心在于如何通过论证与分析呈现这一观点。当论文的观点被越来越多的同行接受后,往往会成为共识,进而转化为教材中的知识内容。

关系不同

教材作者与读者的关系通常是单向的,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而论文则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对话。论文假设读者是学科内的同行,作者与读者并没有权威关系,论文的说服力来源于论证的合理性。

体系不同

教材是学科知识的全面整理,其知识结构如同一张网,涵盖了某一学科的各个方面。而论文则更聚焦于某一特定问题,围绕该问题展开深入的论述。也就是说,论文的知识结构更像是一个点,而不是面。论文的目标是围绕某个“问题”展开讨论,而教材则是为传授知识点而服务。

总结来说,论文与教材的最大区别在于,论文具有一个清晰且明确的问题,写作的目的就是解答这一问题。教材则没有这样明确的“问题”,其目的是传递学科知识。

什么是论文的“问题”?

理解了论文的定义后,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探讨论文中的“问题”。在论文写作中,问题意识是最核心的写作驱动力。论文的目的是回答某个“问题”,而这个问题是由读者提出的疑问。因此,作者在写论文时,必须从读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并设想读者可能会提出哪些疑问。

论文中的问题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读者有疑问

论文的“问题”是基于读者的疑问而产生的。选题是否有价值,首先取决于读者是否对这一问题感兴趣。如果选题过于简单,读者可能并不会产生疑问,因此,论文的“问题”要具备一定的挑战性。例如,《论司法公正的正当性》这一选题,可能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并非“问题”,因为大家普遍认为司法公正是正当的。相反,若题目调整为“司法公正是否真有其正当性”,则更能激发读者的思考。

读者有兴趣

不仅要确保读者有疑问,还需要考虑读者是否对问题本身有兴趣。如果一个问题很重要,但对某些读者而言不具备吸引力,那么这个问题就很难作为论文的核心问题。例如,“茴”字的四种写法,对语言学专业的读者来说是个有趣的问题,但对普通读者而言可能并没有足够的吸引力。

作者能回答问题

最后,论文的“问题”必须是作者能够回答的。如果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但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或答案,那么这个问题就无法构成论文的核心内容。例如,如果论文批评某个法律判决的错误,而不能进一步阐述为何该判决是错的,那么这一论点就没有实质性内容。

论文无“问题”的表现

缺乏问题意识,论文往往会陷入空洞和无关的内容。以下是几种论文没有“问题”的表现:

虚构问题

虚构问题是指作者假设的问题并非读者真实的疑问,而是作者自行编造出来的。比如,研究中国“封建社会”的问题已经不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讨论“为什么封建社会延续几千年”就是一个伪问题。

只说常识

论文不应只是对常识的陈述。常识不应占用论文的大篇幅,论文的重点应该是观点的论证和创新。如果论文只是简单罗列知识点,就容易与教材的写作方式混淆。

口号式文字表达

一些研究生会不自觉地将公文报告的语言带入论文,比如使用大量的祈使句或排比句,强调某一观点但没有实际论证。这种写法容易让论文变成口号式的宣示,缺乏理性和逻辑。

语言晦涩

学术论文的语言应该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于复杂和晦涩的表达。如果论文的语言过于难懂,甚至让读者无法理解,说明作者没有有效地与读者沟通。

为引用而引用

引用文献应为论文的观点提供支持,而不是单纯为了引用而引用。如果文章中的引用并未帮助阐明问题,那么这些引用就失去了意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