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海试归来:三个细节揭示电磁弹射重大突破
福建舰海试归来:三个细节揭示电磁弹射重大突破
福建舰于日前完成第六次海试,返港途中网络流出的照片揭示多个重要细节。从甲板上的舰载机、斜角甲板的轮胎痕迹到舰岛的熏黑程度,这些细节不仅展示了福建舰在海试中的高强度训练,更暗示其可能已成功完成弹射测试。
福建舰海试归来
甲板上的舰载机
最引人注目的是甲板上的舰载机。福建舰出港时甲板空空如也,返港时却停放着至少两架舰载机,包括歼-15T和歼-35。其中,歼-15T的机翼整齐折叠,但目前还无法判断是否为真机。
这些飞机究竟是直接着舰带回,还是完成了整套弹射拦阻着舰演练,尚不得而知。但这一变化无疑表明福建舰的舰载机作战能力正在不断完善和提升。
斜角甲板与弹射器痕迹
第二个重要细节是斜角甲板的着舰区显示出大量轮胎痕迹,3号和2号弹射器上也留有弹射后的痕迹。这些印记表明海试期间进行了频繁的起降操作。
虽然1号弹射器的测试情况因拍摄角度限制无法直接观察,但从现有数据来看,此次海试的弹射拦阻强度可谓“不留余力”。
熏黑的舰岛
第三个细节是舰岛被熏得黑黢黢。这种熏黑并非偶然,而是动力系统在高强度测试过程中的“副作用”。通常来说,如果仅仅是跑个航速测试,不至于熏得如此严重。
这表明福建舰此次出海确实进行了极限测试,可能对最高航速进行了测试。因此,在回港后,对“受伤”的区域进行保护与提升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空警-600预警机的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有卫星照片显示,福建舰很可能通过3号弹射器成功弹射了一架“绿皮机”,从其外形和涂装来看,很有可能是空警-600预警机。如果属实,这将进一步印证福建舰上的电磁弹射技术已经达到相当水平。
如果这款速度较慢的大型飞机能够顺利起飞,那么相对灵活的歼-15T和歼-35战斗机的弹射测试,必然也是八九不离十。由此看来,福建舰的全面作战能力正逐渐步入成熟期。
福建舰满载设想
当然,即便福建舰展现出如此快速的进展,也不能忽视航母发展中仍需克服的挑战。例如,如何持续提升舰载机的出动率和维护保障能力,以及在复杂海况下保持航母编队的高效协同作战能力等等。
回顾以往,山东舰用了超过一年,经过9次海试后才正式交付海军服役。而福建舰在海试的进程中,表现出如此多的积极信号,可能意味着它将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交付。或许在今年的海军节上,我们就能见证这一壮观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