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日本步兵的18件单兵装备大盘点
抗战时期日本步兵的18件单兵装备大盘点
在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的武器装备相较于中国军队具有明显优势,同时受武士道精神的影响,日本士兵在作战时往往表现出不要命的精神。本文将详细介绍抗战时期一名日本步兵所携带的18件单兵装备。
九八式略帽
抗战初期,日本兵主要使用昭和五式大檐帽。1938年后,开始换装更为简洁的九八式略帽,也被称为九八式士兵战斗帽。相比早期的大檐帽,九八式略帽的做工更简单实用。在热带环境中作战的日本兵,常会在帽子周围增加5块布条,俗称"屁帘儿"。这些布条不仅能防止蚊虫叮咬,还能有效遮挡阳光,保护脖子和脸部免受晒伤。九八式军服
1938年前,日本兵穿着昭和五式军服。1938年后,开始换装全新的九八式军服。九八式军服在细节上有所改进,如将竖版军衔肩章改为短小的军衔领章,将领子上的小旗帜状兵科章改为M型兵科胸章。此外,上衣领子也经过改进,从立领改为类似德国军服的对折式衣领。据说这套军服模仿了德国军服设计,但效果并不理想。九八式编上靴
抗战时期,日本军队的鞋类装备相当不错。普通士兵穿着用牛皮制成的大皮鞋,主要有两种款式:三十年代初期开始装备的昭和五式和1938年后开始使用的九八式。这两种款式外观相似,主要区别在于做工和用料。最常见的九八式编上靴具有防水功能,但较为沉重。九八式野战绑腿
抗战中,日本军官和部分士官配备大皮靴,无需打绑腿。而穿着编上靴的普通士兵则需要打绑腿。绑腿分为昭和五式和九八式两种,均为缠绕式设计,使用帆布制成。最常用的是九八式野战绑腿。士兵腰带
腰带是士兵必备的装备,既能固定衣物,又能作为装备栏。日本普通士兵配备的腰带相比军官的做工略显粗糙,但质量可靠。通常会配备两条腰带,一条用于固定裤子,另一条用于挂载步枪弹药盒、刺刀等作战装备。"太郎"挎包
每个日本士兵都会配备一个小挎包,日本人称其为"太郎"挎包,主要用于存放士兵的私人物品,如干净的袜子、记事本或日常洗漱用品等。挎包由帆布制成,由挎带和包体两部分组成,行军时斜挎在肩膀上。昭和五式背囊
抗战中,每个侵华日军士兵都会背着一个标志性的大背包,即昭和五式行军背囊,主要用于存放各类战斗装备,如额外的子弹、枪械保养工具或炸药等。背囊主体类似方形箱子,内部带有木制框架,空间较大,能容纳多种物品。通常还会将公发的军毯、雨衣、野战饭盒或工兵铲等捆绑在背囊上。九四式野战水壶
打仗固然重要,但饮水同样不可或缺。每个日本士兵都配备专用的野战水壶,最常见的型号是九四式。这种水壶采用铝制材料,呈椭圆形,瓶口使用木塞。虽然外观不够美观,但实用性很强,容量可达1升左右。水壶外部还配有"工"字型帆布背带,便于携带。九二式野战饭盒
除了野战水壶,还有野战饭盒,最常用的是九二式。饭盒主体采用铝制材料,采用四合一设计,主体部分可用来喝汤或吃主食,盒盖和中间隔层可用来装菜或其他食物,内部还带有一个铝制小杯子,可用于喝水或喝汤。九零式钢盔
当时的日本军队大量装备九零式钢盔,从士兵到军官,基本在作战时人手一顶。九零式钢盔在三十年代初期开始被日军使用,取代了之前仿制的法国樱花盔和英国18式钢盔。但到了抗战后期,由于资源短缺,后期生产的钢盔防护力和厚度有所下降。九九式防毒面具
不少日本兵随身配备防毒面具,因为他们擅长使用毒气和化学武器攻击中国军队,为防止伤及自己,士兵会配备九九式防毒面具。这款面具仿照一战时期德国某款防毒面具设计,在正前方加装过滤器,底部插入管道。平常不配备金属防毒面具罐,而是使用帆布制成的防毒面具收纳包。分趾鞋
抗战中,部分侵华日军配备具有日本特色的分趾鞋,与编上靴混用。这种分趾鞋的鞋底采用塑胶材质,鞋底很薄,鞋帮用棉线布料制成,相比常用编上靴更轻巧柔软,在当时受到日本士兵的认可。毛呢军毯
每个日本士兵在野外作战时都会配备一条毛呢军毯,用于御寒。如果行军时不使用军毯,会将其对折卷起,捆绑在行军背囊上,便于携带。三八式工兵铲
二战时期,各国士兵几乎都配备工兵铲,当时的侵华日军也不例外,基本每个士兵都会配备一把三八式工兵铲,主要用于修建临时野战工事或搭营。虽然看起来粗糙,但铲子头很锋利,为了便于携带,可将铲子头和木柄分离,一同捆绑在行军背囊上。九七式手雷
在武器方面,通常每个日本士兵会随身携带24颗97式手雷,当时在中国也被称为"香瓜"手雷。相比当时国内使用的木柄式手榴弹,97式手雷更轻巧,体积也更小,便于携带。这种手雷威力不小,装有65克黄色炸药,爆炸后杀伤半径可达710米。使用前需要在坚硬的地方磕一下才能丢出,这种设计也是为了使其能充当掷弹筒的榴弹使用。三八式步枪
抗日战争中侵华日军最常用的单兵武器是三八式步枪。为了应对北方环境,防止枪机卡壳,特意在枪机上设计了一个防尘盖,因此在中国被称为"三八大盖"。该枪发射6.5×50毫米有坂步枪弹药,弹仓容量5发,有效射程460米。所用6.5毫米口径子弹相比当时中国的7.92毫米子弹后座力要小一些,使得该枪具有较高的精准度。三八式步枪较长,不上刺刀时全枪长度约1280毫米,加装刺刀后全枪长度可能超过1700毫米,非常适合身材矮小的日本士兵进行白刃战。三十年式弹药盒
装备三八式步枪的日本士兵通常会配备三十年式弹药盒,这是三八式步枪的弹药携行具。弹药盒采用牛皮制成,一个士兵通常会携带三个,腹部放置两个供自己使用,后部放置一个大的用来装放备用弹药。前置的一个弹药盒可容纳6个5发子弹桥夹,按照两个隔层分装,一个隔层各放入三个桥夹,那么一个弹药盒里面的弹容量就是30发,两个则是60发。根据不同作战情况,士兵也会携带额外的弹药。三十年式刺刀
抗战中,基本每个日本兵都会携带一把刺刀,装备三八式步枪的士兵则使用与其配套的三十年式刺刀。这种刺刀全长约50厘米,刀柄使用木质材料制成,末端带有卡槽,能与步枪连接。刀刃部分使用钢材机械加工而成,中间留有一条血槽。通常还会配备金属刀鞘和皮革吊篮,行军时可通过主腰带挂在士兵腰部。
本文原文来自网易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