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诗史长歌】杜甫《岁暮》:岁末烽火中的家国忧思与英雄迟暮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诗史长歌】杜甫《岁暮》:岁末烽火中的家国忧思与英雄迟暮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786059218_121911505/?pvid=000115_3w_a

杜甫的诗以其深沉厚重、悲天悯人的笔触,记录了唐朝由盛转衰的沧桑巨变。《岁暮》一诗,作于公元763年末,此时杜甫客居四川阆州,面对国家边境的战火纷飞与个人生涯的迟暮,他挥毫泼墨,留下了这篇激荡心灵的佳作。本文旨在深度剖析这首诗的内涵,探索其背后的历史脉络,以及后人对它的评价,并为读者朋友量身定制习题,以期在字里行间传递跨越千年的家国情怀与人文精神。

诗作原文及赏析

《岁暮》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开篇“岁暮远为客”,便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岁末之际,本是家人团聚、共庆佳节的时候,而诗人却远在他乡,成为了一个孤独的客子。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得诗人的孤独感和思乡之情愈发浓烈。接下来,“边隅还用兵”一句,更是将诗人的视野从个人情感拉向了广阔的国家命运。边隅之地,战火不息,这不仅是边疆的苦难,更是整个国家的灾难。

颔联“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进一步描绘了战争的惨烈景象。烟尘弥漫,战火已经烧到了雪岭,鼓角之声震动江城,整个世界都被战争的阴影所笼罩。这两句诗通过具体的意象,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颈联“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则转向了对时局的忧虑。天地之间,每天都在流血,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然而朝廷中却没有人愿意挺身而出,为国效力。这里,诗人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当权者的失望和愤慨。

尾联“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是全诗的高潮。诗人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有着为国效力的壮志豪情。他感叹自己虽然有心报国,却无人赏识,只能在寂寞中度过余生。这种壮志未酬的悲愤,与开篇的孤独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杜甫的《岁暮》是一首充满家国情怀的诗作。它不仅展现了诗人个人的孤独与忧伤,更反映了整个时代的苦难与动荡。通过这首诗,我们能够感受到杜甫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也能够体会到他在乱世中的无奈与坚持。

思考题:

  1. 《岁暮》一诗中,哪些诗句体现了杜甫的孤独感?

  2. 诗中“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3.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4. 你如何理解“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这句诗的含义?

  5. 《岁暮》一诗体现了杜甫怎样的诗歌特色?

  6. 结合杜甫的生平经历,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7. 你认为《岁暮》一诗对当代读者有何启示?

  8. 请尝试将《岁暮》一诗改写成一篇散文,保留原诗的意境和情感。

  9. 请查找杜甫的其他诗作,比较《岁暮》与其他作品在情感表达上的异同。

  10. 请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岁暮》一诗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