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红军长征到云南后,为何能迅速巧渡金沙江?龙云献图功不可没
中央红军长征到云南后,为何能迅速巧渡金沙江?龙云献图功不可没
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经过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后,面临着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在极其危急的关头,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渡赤水河,成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然而,进入云南后,红军又面临着没有准确地图的困境。关键时刻,红军在曲靖西山相关下村截获了滇军的一辆汽车,缴获了1/10万比例的军用地图,为巧渡金沙江提供了关键帮助。
遵义会议旧址
众所周知,红军长征路上的遵义会议确定毛主席的领导地位之后,在极其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但是,遵义会议虽然改正了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经过多次血战后的中央红军面临的局势,却没有丝毫的好转。
此时,中央红军不但经过多次惨烈战斗损失过半,而且,在各路军阀和蒋介石中央军的数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之下,3万余中央红军随时有被敌人包围歼灭的危险。
正是如此局面之下,毛主席展现出了无比卓越的军事才华,他指挥中央红军四渡赤水河,一举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并于1935年4月第2次进入云南。
但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中央红军虽然摆脱了最危险的局面,但是,云南、贵州、四川等军阀大军仍堵在红军的必经之路上,薛岳率领的国民党中央军依然如同狗皮膏药一般,始终紧追不舍。
民国时期云南的滇缅公路
因此,进入云南之后,毛主席指挥中央红军声东击西,让红军佯攻云南首府昆明,使得云南王龙云一日数惊,被迫将用于围堵中央红军的滇军主力调回昆明,从而调开了驻守金沙江的国民党军队主力,中央红军因此趁虚而入,巧渡金沙江,彻底甩开了国民党军队。
毛主席是如何指挥红军巧渡金沙江的呢?
1935年4月24日,毛主席率领中央红军从贵州富源县第2次进入云南时,红军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没有足够清晰完整的地图。
地图对于一支军队的作战行军和作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地图,在完全陌生又群山环绕的大西南地区行军尤其艰难。
去过山区的人都知道,随处耸立的山峰可以轻易地遮挡视线,让人难以辨别方向。而且,如果没有准确的道路,在山区中行动更是效率低下,“望山跑死马”不仅仅是一个谚语,更是山区人民最真实的写照。
为此,进入云南之后,没有地图的中央红军不得不找当地群众了解路线,再根据群众的描述简单地绘制路线图。但是很显然,这样根据百姓口述的地图不但十分片面,而且在里程、路线标注、地点等多方面都有巨大的误差。
而这样的情况,对于正在被国民党围追堵截的中央红军,显然是十分危险的,因为,一旦因为错误的地图耽误宝贵的时间,很有可能让围剿的国民党军队围了上来,中央红军将面临巨大威胁。
就当中央红军因为没有准确的地图陷入困境时,进入云南后的第三天,4月27日,红军在曲靖西山相关下村截获了滇军的一辆汽车。
就是在这辆汽车之上,红军不但缴获了大量等食品,而且,还有此次红军最急需的1000多包云南白药和1/10万比例的军用地图。
本文原文来自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