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上加油服务区,还碳中和——欢迎来打卡!
长江水上加油服务区,还碳中和——欢迎来打卡!
十一长假期间,自驾旅行或回家的小伙伴们一定离不开加油站。加油站你常去,高速公路服务区你也熟悉,然而水上加油站你见过吗?看这里!
这是由中国远洋海运旗下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打造的全国首个碳中和水上服务区。它由四条油趸船相连而成,总长360米,可同时保障5条万吨级船舶供油服务。远远看去,这里似乎也没什么特别之处,但走近一看……
篮球场
健身房
游戏厅
美发区
一应俱全的商超
船上景观区
甚至还有无人机“空投”外卖……
现在的水上加油站,还是太全面了!当然,正如你所见,用“水上加油站”来描述它,是不够准确的。它不仅是一个加油站,更是一处水上服务区,一个生态环保的典范,一座船员们的水上家园。它带着鲜明的绿色底色,坐落在波澜壮阔的青青长江之滨,将引领绿色航运更加波澜壮阔的未来。
全国首个水上光伏发电服务区,“碳中和”守护绿色长江
走进这座“碳中和”服务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420块光伏板。服务区加装了全景式大功率光伏发电系统,总装机容量达到248kwp,年均发电量28度,不仅满足了服务区自身的电力需求,还可为靠泊服务区船只提供岸电服务。为进一步节能减碳,服务区还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使用智能电力管控、LED节能灯具、优选节能电器、推广岸电使用等,这些措施每年可节约用电6000度,相当于减少约5.9吨碳排放。
水上污染物零排放绿色服务区,推动母亲河生态保护
据统计,每人每天平均产生0.8—1.2公斤垃圾。船员们在水上一待就是好几天,及时、妥善处理船上的垃圾污染物,对于维护长江的水质和生态平衡显得尤为重要。在长江生态保护的大背景下,全国首个碳中和水上服务区通过强化“一零两全四免费”服务功能,加强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管控,实现了长江上服务区运营过程的零排放目标,成为长江沿线的绿色能源示范点。
走进服务区,这样的标识处处可见
服务区的每条趸船上都设置了独立的污水接收装置,污水接收端安装计量设备,能够独立接收污水,接收能力达1200立方米。按照垃圾分类接收的方式,服务区还设置了智能垃圾接收装置,垃圾桶能够自动称重,并与海事监管平台后台联网,记录船舶投放垃圾的数据,做到智能投放、准确监管。通过自主设计改造船舶污染物接收装置,服务区实现了污染物的全面接收,并自费引入船舶污染物第三方回收机构进行处置和转运,免费为过往船舶提供污染物回收服务。自开通污染物回收服务以来,服务区累计接收生活垃圾10408艘次,总量约62681公斤;接收污水10314艘次,总量约7295立方米,为长江经济带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
全国最大江上绿色智慧生活区,为船民打造温馨港湾
对于在长江上航行的船民来说,这里不仅是一座补给站,更是一个温馨的水上智慧港湾。“自从有了这座碳中和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加油、购物、休闲娱乐一站式全搞定,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费时费力上岸购买生活物资了,平时上网买的快递也能来这取,真是太方便了!”船民陶师傅高兴地称赞道。“我们天天在船上,就那几个人互相看,没什么娱乐活动,时间久了肯定会无聊。到这个服务区加油时,我们还能来打打台球、唱唱歌、玩玩游戏,放松一下,确实很棒!”正在打台球的船民冯师傅、刘师傅开心地说。
服务区打造的非油品牌“中燃易购”让无人机外卖送货服务在水上成为现实;服务区配备的智能快递服务为船民们免费提供快递收发,解决了船员网购的难题;篮球场、游戏厅等娱乐设施成为船员们休闲放松的场所,让他们可以在运动中释放压力排解长期水上航行的孤独……
在科技创新引领下,这里的服务功能实现了多元化。服务区不仅提供传统的供油、供电、供水服务,还推出了一系列个性化服务,包括船舶配件、船舶维修、物流快递、免费理发、休闲健身、水上交通、无人机配送、远程医疗、船员驿站、水上影院等,让船员的生活更加便捷、丰富。此外,为了给广大船民提供“水上事、水上办”的舒心体验,服务区与海事部门合作,设置了“24小时海事政务自助服务”终端,船员无需上岸即可办理海事相关业务,让“办政事”更加方便。通过创新绿色智能服务项目和服务能力,服务区不断提升服务的“厚度”和“温度”,为船民们提供了一个温馨、便捷、绿色的水上生活环境。
这座碳中和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成为中国远洋海运践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长江大保护重大战略任务的生动实践。它不仅为船员在长江上增添了一座绿色驿站,更成为了中国绿色航运的一个标杆性缩影。如果你在母亲河上看到它,欢迎来加油、休闲、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