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窒息?气候变化致海洋溶解氧含量下降2%,威胁海洋生物多样性
海洋窒息?气候变化致海洋溶解氧含量下降2%,威胁海洋生物多样性
海洋是地球生命的摇篮,它通过向大气中释放氧气,孕育了地球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海洋生态系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最新研究表明,上层海洋的氧气含量已经下降了约2%,这一变化正在对海洋生物多样性产生深远影响。
普林斯顿大学的Curtis Deutsch等人在《海洋学年度评论》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重要研究论文,探讨了气候变化、氧气减少和海洋生物多样性未来之间的关系。这项研究揭示了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带来的严峻挑战。
研究指出,随着人类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全球变暖和局部营养物质的增加使得海洋氧气库存显著减少。数据显示,上层海洋的氧气含量已经下降了约2%,沿海地区大规模生物死亡事件的报告也在迅速增加。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氧气供需动态平衡的框架,用于解释从全球海洋到个体生物的各种现象。通过这一框架,研究人员综合了最新的研究进展,预测了氧气流失及其对海洋生物地理学、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地球化学的影响。
研究强调了三个主要的不确定性:
- 长期的全球气候变化如何加剧海洋天气事件,在这些事件中,热量和缺氧共同作用形成“代谢风暴”。
- 不同物种对氧气敏感度的差异如何改变生态群落结构。
- 全球氧气损失与沿海富营养化的相互作用如何影响海洋生态系统。
要预测这些相互作用对未来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需要综合考虑气候动态、生物地球化学、生理学和生态学,并参考地球历史。研究指出,减少全球和局部的变暖和氧气流失的影响,对于保护未来海洋的健康和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
这项研究揭示了海洋氧气减少的全球性问题及其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深远影响,呼吁人们采取有效措施应对这一危机,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未来。
参考文献:
Deutsch C, Penn J L, Lucey N. Climate, Oxygen, and the Future of Marine Biodiversity[J]. Annual Review of Marine Science, 2024, 16: 217-245.
本文原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海洋与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