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团队在糖尿病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重庆医科大学团队在糖尿病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重庆医科大学汪志红教授团队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作为“重庆市中青年医学高端人才工作室”领衔专家,汪志红教授带领团队在西部地区率先建立了诊断胰岛素抵抗的“金标准”——葡萄糖钳夹技术。基于该技术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Hepatology》(2019年,IF 17.4)和《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20年,IF 6.0)等高水平期刊上。团队因此荣获“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2018年)和“重庆市自然科学二等奖”(2019年)。
作为“全国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流行病学调查项目”重庆分中心,团队完成了2700例糖尿病患者的慢性并发症筛查工作。在此基础上,团队开发并推广了糖尿病及并发症智能化综合管理体系(智云软件)和应用流程,为区域内“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协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学术成果方面,团队领衔主编了国内首部《中国2型糖尿病肾病防治指南(2019版)》,相关防治技术还获得了重庆市卫生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的支持。团队连续10年承办国家级学术会议“西部两江糖尿病论坛”,每年培养基层专业技术人才340人次,显著提升了西南地区基层医生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治水平。
在科学研究方面,团队建立了多个糖尿病及相关疾病队列,包括环境与代谢性疾病队列(EIMDS)7555人(随访时间13年)和糖尿病肾病(CDR)队列3818人(随访时间7年)。团队首次报道了双酚A、肾周脂肪等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相关成果发表在《Diabetes care》(2021年,IF 13.7)和《Diabetes》(2022年,IF 9.5)等期刊上。此外,基于人群队列、单细胞测序及分子生物学相关转化研究,团队发现了新的肾脏细胞群PT10,揭示了NETs等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关键作用和机制,为糖尿病肾病的诊治提供了新靶点。这些重要发现发表在《Gastroenterology》(2019年,IF 19.2)、《Mol Ther》(2022年,IF 12.1)和《Metabolism》(2022年,IF 13.9)等高水平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