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行草书《小赤壁诗》欣赏,含完整释文
董其昌行草书《小赤壁诗》欣赏,含完整释文
董其昌是明代著名的书画家,其书法艺术成就卓著,被誉为"颜骨赵姿"。他的行草书《小赤壁诗》更是将书法艺术与文学意境完美结合,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首诗的书法特点、内容释文及文学意境。
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明朝后期大臣、书画家。其书法出入晋唐,而自成一格。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谥号文敏。天才隽逸,善书画,富收藏,尤精鉴赏。临摹书迹,至忘寝食。行楷之妙,称绝一代。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
董其昌的书法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吸收古人书法精华,但又不在笔迹上刻意模仿,而是自成一格。他的行书以"二王"为宗,同时得力于颜真卿、米芾、杨凝式等诸家。
董其昌行草书《小赤壁诗》飘逸空灵,古雅平和,兼具"颜骨赵姿"之美,又体现出文人创作中平淡天真的个性。笔法精妙,线条流畅且富有变化,粗细有致,提按分明。轻盈处如蜻蜓点水,沉稳处似泰山磐石,刚柔相济。在结构布局上疏密得当,开合有度。字与字之间相互呼应,行气贯通,富有韵律和节奏感。如下为高清分页版,逐页后附件释文。
《小赤壁诗》吾松山有九,皆以海为沼。东海既以
大,赤壁安得小。风穴閟精灵,云门削鬼巧。口鼻斗嶙峋,
鳞甲呈夭矫。虽无须弥宽,未可培楼少,
而我游齐安,
何曾陵缥缈。时清兵气消,霜落江声悄。
回思平原鹤,谁
是榆枋鸟。恰如黄池会,吴楚争可了。归语东阳生,
扶筇事幽讨。石言曾莫逆,壁观亦枯槁。田惟球
琳赋,屋用辛夷橑。太守握红云,冠被山容好。赋家
增泼昂,輶史正颠倒。嘉名公等锡,一壑从予保。
手写大江辞,峨眉翠可扫。敢应北山招,终事
东坡老。
楚有嘉鱼赤壁,是周郎战处,东坡
所赋者黄州赤壁也,然两赤壁皆与吾郡赤壁伯仲,
而辱以小名,将无山岳亦笑俚俗之诮耶,此为晚公醉作,
欲以洗其钝滞耳,神超兄以为何如?
董其昌书。
董其昌《小赤壁诗》完整释文,含诗后题跋。
《小赤壁诗》吾松山有九,皆以海为沼。东海既以大,赤壁安得小。风穴閟精灵,云门削鬼巧。口鼻斗嶙峋,鳞甲呈夭矫。虽无须弥宽,未可培楼少,而我游齐安,何曾陵缥缈。时清兵气消,霜落江声悄。回思平原鹤,谁是榆枋鸟。恰如黄池会,吴楚争可了。归语东阳生,扶筇事幽讨。石言曾莫逆,壁观亦枯槁。田惟球琳赋,屋用辛夷橑。太守握红云,冠被山容好。赋家增泼昂,輶史正颠倒。嘉名公等锡,一壑从予保。手写大江辞,峨眉翠可扫。敢应北山招,终事东坡老。
楚有嘉鱼赤壁,是周郎战处,东坡所赋者黄州赤壁也,然两赤壁皆与吾郡赤壁伯仲,而辱以小名,将无山岳亦笑俚俗之诮耶,此为晚公醉作,欲以洗其钝滞耳,神超兄以为何如?
董其昌《小赤壁诗》完整译文供参考,含诗后题跋。
我这里的松山有九座,都以大海作为池沼。东海既然广阔,赤壁怎么会小呢。风穴隐藏着精灵,云门削减得精巧。口鼻争斗着嶙峋,鳞甲呈现出夭矫之态。虽然没有须弥山宽广,但也不可轻视,而我游历齐安,何曾登上那高远缥缈之处。此时清兵的气焰消散,秋霜落下江声悄然。回想起平原上的鹤,谁是那短浅见识的鸟。恰如黄池之会,吴楚之争怎能了结。回去告诉东阳生,扶着竹杖去进行幽深的探寻。石头曾与我心意相通,面对墙壁静思也变得枯槁。田地只有美玉般的辞赋,房屋用辛夷做椽子。太守手握红云,帽子与山容相衬很好。赋家增添了激昂的气势,輶史却正颠倒错乱。美好的名字由大家赐予,一个山谷由我来保有。亲手写下大江的辞赋,峨眉的翠色仿佛能被扫去。敢于回应北山的邀请,最终追从东坡终老。
楚地有嘉鱼赤壁,是周郎作战的地方,东坡所写的是黄州赤壁,然而这两个赤壁都和我们这里的赤壁不相上下,却屈辱地用了小的名号,莫非山岳也会嘲笑这俚俗的讥讽吗,这是晚公醉酒所作,想要借此洗去他的迟钝呆滞罢了,神超兄觉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