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机器学习模型训练全流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机器学习模型训练全流程

引用
CSDN
1.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6847902/article/details/124331877

机器学习模型训练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涉及数据获取、预处理、模型建立和评价等多个环节。本文将带你全面了解机器学习模型训练的全流程,从基础的数据探索到高级的模型优化,帮助你掌握机器学习的核心技能。

1. 获得原始数据集

机器学习项目通常从数据开始。数据集可以分为两类:

  • 监督学习数据集:包含输入特征X和目标变量Y,可用于回归或分类任务。
  • 无监督学习数据集:只包含输入特征X,没有目标变量Y。

根据Y的类型,数据集可以进一步分为:

  • 回归数据集:Y包含定量值。
  • 分类数据集:Y包含定性值。

2. 探索性数据分析(EDA)

在开始建模之前,对数据进行探索性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常用的EDA方法包括:

  1. 描述性统计: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标准差等统计量。
  2. 数据可视化
  • 热力图:用于识别特征之间的相关性。
  • 箱形图:用于可视化群体差异。
  • 散点图:用于可视化特征之间的相关性。
  • 主成分分析(PCA):用于可视化数据集中的聚类分布。
  1. 数据整形:对数据进行透视、分组、过滤等操作。

3. 数据预处理

数据预处理是提高模型性能的关键步骤,主要包括:

  • 数据清洗:处理缺失值、异常值等。
  • 数据整理:对数据进行标准化或归一化处理。
  • 特征工程
  • 分类数据处理:使用编码方法将文字型数据转换为数值型,如独热编码。
  • 连续数据处理:通过设定阈值进行二值化或分箱处理。

4. 数据分割

为了评估模型的泛化能力,需要将数据集分割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常见的分割方式有:

  • 训练集+测试集:通常比例为80%+20%。
  • 训练集+验证集+测试集:比例为60%+20%+20%。
  • 交叉验证:通过多次分割和训练来提高模型的稳定性。

5. 模型建立

模型建立是机器学习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

  • 学习算法
  • 监督学习:建立输入X和输出Y之间的映射关系。
  • 无监督学习:仅利用输入X变量进行建模。
  • 强化学习:通过试错学习来优化决策过程。
  • 超参数调优:通过调整算法参数来优化模型性能。
  • 特征选择:使用过滤法、嵌入法或包装法来选择最相关的特征。

6. 机器学习任务

在监督学习中,常见的任务包括分类和回归。分类模型的过程示意图如下:

7. 模型评价指标

模型的性能评估是确保模型质量的重要环节,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

  • 分类任务

  • 准确率(Accuracy)

  • 灵敏度(Sensitivity)

  • 特异性(Specificity)

  • 马修斯相关系数(MCC)

  • 回归任务

  • 确定系数(R²):衡量模型解释方差的能力。

  • 均方误差(MSE):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误差的平方平均值。

  • 均方根误差(RMSE):MSE的平方根,更直观地表示误差大小。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系统地完成机器学习模型的训练和评估,为实际应用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