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格!2024年我国进口糖435万吨!过去20年进口糖的演变与趋势分析
定格!2024年我国进口糖435万吨!过去20年进口糖的演变与趋势分析
2024年,中国进口糖总量达到435万吨,同比增长9.4%。这一数据背后,折射出中国食糖进口20余年来的演变历程。从2000年的64万吨到2021年的峰值567万吨,中国食糖进口量经历了显著波动。本文将深入分析这一演变过程,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份我国进口糖39万吨,同比上年同期减少21.3%,2024年我国累计进口糖435万吨,同比上年同期增长9.4%。上年(2023年)我国累计进口糖397万吨。
这一组数据反映了20多年以来中国食糖进口的趋势变化。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分析中国进口糖的演变、面临的挑战及建议。
2000-2024年我国进口糖数量回顾
2000年以前,中国食糖进口量维持较低水平,随着国内经济增长以及食糖消费量的提高,从2000年到2024年,中国进口糖数量呈现出明显的波动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国内食糖消费量的增长,国际国内糖价的变化、糖业政策的调整、全球气候变化及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等。
以下为几个主要的阶段:
初期波动与增长(2000-2010年)
2000年到2010年期间,中国进口糖的数量波动较大,最初几年维持在较低水平。例如,2000年进口量仅为64万吨,随后几年的增长较为平稳,但在2004年和2005年,进口量出现小幅波动。这一阶段的波动与国内糖业的自给自足水平密切相关。中国当时依赖国内生产来满足糖的需求,进口主要是辅助补充。
快速增长期(2011-2014年)
从2011年开始,进口量出现了快速上升。尤其是在2012年和2013年,进口量突破了350万吨的关口,并在2015年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的485万吨。这一时期,中国糖消费的增长以及国内糖生产的瓶颈使得进口糖需求大幅增加。同时,全球糖价的波动以及其他生产国的供给变化也在这一期间对进口量产生了重要影响。
回落期(2015-2017年)
进入2015年10月份以后,国际糖价触底上涨,从14美分/磅一路上涨至2017年的24美分/磅,受到价格高企的影响,另外,这一时期我国加大走私糖的打击,2017年国产糖数量也触底回升,2017年进口糖数量仅为229万吨。
恢复增长创新高期(2018-2022年)
自2018年起,中国进口糖数量重新恢复增长,并开始快速拉升,在2021年创下567万吨的历史新高后,2022年小幅回落,但仍然维持在500万吨之上。
进口品类增加、进口糖数量回落(2023-2024年)
自2021年创下567万吨的历史新高后,2022年小幅回落,从2023年开始,东盟零关税进口糖浆以及预混糖粉开始大量进入国内,2023年以及2024年我国进口糖的数量回落,不及500万吨,但是,2024年进口糖浆以及预混糖粉数量超过200万吨,弥补了部分进口糖的市场空缺。
未来挑战与建议
2024年我国的糖料种植面积为1396万公顷,糖料产量预计达到996万吨,国内食糖总产量预估为1100万吨,但据中国的消费数据,2024年的食糖消费量预计为1580万吨。这意味着,国产糖和消费量之间仍然存在约500万吨的缺口,需要增加约三分之一的进口糖,才能填补这一缺口并保障消费需求,目前来看,这一趋势可能会在我国长期存在。
长期来看,中国糖业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提高国内生产能力、优化糖料种植结构、提高生产加工技术,以及糖业革新和市场调控。主管部门可能会通过更加灵活的贸易政策、价格支持、以及对国内糖生产的补贴来稳定国内市场,并为进口糖和国产糖之间的平衡提供保障。
增强国内生产能力
中国糖业未来的关键挑战之一是如何提高国内糖生产能力,尤其是在气候变化和土地资源限制的情况下。应继续支持技术创新,提高甘蔗和甜菜的产量和品质,以减少对进口糖的依赖。借用高层的话,那就是一定要端稳中国人自己的“糖罐子”。
优化进口结构
随着糖类需求的多样化,未来中国需要更加注重糖浆、预混糖粉等替代糖品的进口管理,减少进口漏洞,同时探索如何平衡糖类产品的进口和国内生产。对这些产品的进口政策应更加灵活,以应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
加强全球糖市场的监管与应对能力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食糖进口国,必须在国际食糖市场波动中提高对价格变化的敏感度,并通过多样化的供应渠道和贸易伙伴来减轻市场风险。同时,中国应加强与全球主要产糖国的合作,比如巴西等等,确保长期稳定的进口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