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豆粕:从基本概念到期货交易全解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豆粕:从基本概念到期货交易全解析

引用
1
来源
1.
https://xueqiu.com/2756266368/322219775

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后的副产品,广泛应用于饲料加工领域。本文将从基本概念、市场概况、供需分析到期货交易要点,全面解析这一重要农产品的产业链和市场动态。

一、基本概念

  • 定义: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后的一种副产品,又称“大豆粕”。
  • 分类:主要分为一浸豆粕和二浸豆粕,其中一浸豆粕工艺更先进,蛋白质含量更高,是目前国内外现货市场上流通的主要品种。
  • 加工要点:温度控制对豆粕质量至关重要。过高温度会降低蛋白质含量,而过低温度则会增加水分含量,影响储存质量。
  • 标准等级:豆粕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品质依次递减。国内豆粕(不含进口豆粕)加工总量约1000万吨,其中二级占比最多(75%),一级其次(20%),三级最少(5%)。
  • 用途:主要用于饲料加工,猪鸡鸭饲料中豆粕的使用比例在20%-30%。

二、市场介绍

  • 全球市场(总产量):2024/25年度预计产量为4.22亿吨,主要生产国为巴西、美国和阿根廷。2024年处于增产周期,预计2025年延续这一趋势。

  • 全球市场(进出口侧&消费侧):2024/25年度预计进口量为1.76亿吨,主要进口国为中国、欧盟和阿根廷。2025/25年度预计出口量为1.8亿吨,主要出口国为巴西和美国。2025/25年度预计消费量为4.02亿吨,主要消费国为中国、美国、巴西和阿根廷。



三、市场分析

近年来,全球豆粕市场格局发生显著变化。美国此前是大豆出口第一大国,但近年来直线下滑,而巴西迅速崛起,自2018年起已领先美国约20个百分点的市场份额,成为第一大出口国。与此同时,中国自2014年起跃居为第一大进口国,且对巴西大豆的依赖度持续上升,最高时甚至有70%的豆子都从巴西进口,美国占比降至30%,阿根廷占比更少。而对美国而言,中国仍然是其第一大买家,全球60%的生产量都是由中国进口的。


全球豆粕供应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上半年由南美主导,下半年由北美主导。4-6月、10-12月为主要收获期,每半年迎来一次收获季。

四、期货核心

  1. 基本信息:98%的豆粕都用作饲料。国内交易的主要是二级品豆粕,国内生产的是非转基因,进口的是转基因。主力合约集中在1月、5月和9月,分别对应美国、巴西和南美大豆的销售季节。但2024年开始,由于贸易战影响,中国减少了美国大豆的进口,增加了巴西大豆的进口,市场格局有所变化。

  2. 主要矛盾:中国追求一定的消费自主,但美国试图通过控制大豆价格(低价买高价卖)来影响中国的利益。2024年4月,中国计划在2025年前将豆粕在饲料中的占比降低10%,同时增加巴西大豆的进口占比。

  3. 价格逻辑:豆粕价格受天气因素影响显著,不论天气好坏,都会引发减产预期从而推高价格。1月和9月主要炒作美豆题材,5月则关注南美市场动态。

  4. 炒作题材

  • 单产:USDA每周发布的种植生长报告包含7个关键数据(播种进度、出苗率、优良率、开花率、结荚率、落叶率、收割进度)。风调雨顺时预估单产较高,遇到极端天气则会引发市场炒作。
  • 种植面积:每年4月1日和7月1日分别发布种植意向报告和种植面积报告,结合单产数据可以预测总产量。
  • 库存:美国在1月中旬、4月初、7月初和9月底发布季度库存报告,每月的供需报告也会提供产量、需求和库存情况。库存紧张时会引发价格上涨预期。

此外,美国商品交易委员会(CFTC)每周五公布持仓数据,华尔街和产业巨头的持仓变化往往会影响市场走势。相关信息通常在周三(美国时间)盘面就有反应,周五正式公布。

五、豆粕ETF(待更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