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师(野八旅):从抗日烽火中走来的英雄部队
188师(野八旅):从抗日烽火中走来的英雄部队
188师(旅)又称野八旅,是一支诞生于抗日烽火之中的功勋部队,是63军的主力师,也是华北军区的头等王牌,在历次精简整编中屹立不倒,自始至终保持了甲种师的昂扬斗志!“敢打敢拼,奋勇争先”,训练水平高、单兵素质高,全师上下透着一股“野”劲!
1937年8月,毛泽东派红军团长孟庆山从延安赴冀中,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年底,以孟庆山为司令员的河北游击军光荣诞生。
1938年5月,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兼冀中军区第10支队兼第4军分区。
白洋淀雁翎队
1940年7月,改称冀中军区第9军分区。1945年9月,以冀中第9分区首长、机关及主力部队组成冀中纵队第3支队。
1945年10月,编为第13旅。
抗日战争时期,第13旅前身各部长期活跃在华北敌后战场,创造性的打出了平原地道战的新模式,并衍生出了令日、伪、顽闻风丧胆的敌后武工队、白洋淀雁翎队等颇具传奇的人民武装。建国后,更是成为抗战题材文学、影视作品的创作源泉。
1946年6月,编为晋察冀军区第3纵队第8旅,旅长易耀采、政委王道邦。
1949年1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3军第188师,师长宋玉琳、政委李真,原辖第22、第23、第24团依次改称第562、第563、第564团。
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绥远、张家口、清风店、石家庄、冀东平北、平津、太原、扶眉、兰州、宁夏等战役,以作风顽强、攻击力强悍而威震华北,涌现出“钢铁第1营”等英雄集体和个人。23团(563团)在石家庄战役中首先突破敌防线,第一个突破内市沟,战后荣记集体大功,纵队授予该团“能攻能守、英勇顽强”锦旗一面。
1950年12月,第188师在山东邹县地区进行整编换装,师山炮营扩编为炮兵团(1953年至1969年番号为炮兵第568团)。
1951年2月--1953年10月,随军赴朝作战。
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郭恩志
第五次战役期间,第188师血战铁原,为志愿军主力北撤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563团8连连长郭恩志带领全连奋战四昼夜,打垮了优势敌人十五次攻击,以伤亡十六人的代价,毙伤美军八百余人。1952年郭恩志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立特等功,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8连被记集体大功一次。
1953年10月,第188师载誉归国,驻防河北邯郸。
1953年11月,组建师坦克自行火炮393团。
1964年大比武,毛主席亲切接见188师警卫连战士
1968年9月,师坦克自行火炮第393团调归军区坦克第6师建制。
1969年10月28日,随军移防山西,师部驻忻县县城(1983年,忻县地区改为忻州地区。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忻州地区和县级忻州市,设立地级忻州市),第562团、564团、师炮兵团驻山西忻县,563团驻山西定襄。
1985年7月,整编为陆军第63集团军步兵第188师,执行北方甲种摩步师编制,辖步兵第562、563、564团,炮兵团、坦克团(坦克7师第28团转隶,驻太原北城)、高炮团[63军高炮团(欠双37高炮营)与第188师双37高炮营整编,驻山西阳曲]。
1998年9月,体制编制调整,撤消564团,坦克团改称装甲团。
1999年10月,摩步第188师参加了国庆大阅兵,以全新的精神面貌进入新世纪。
2003年11月,第63集团军撤编,摩步188师缩编为机械化步兵第188旅,转隶27集团军。
2017年4月,机步第188旅编为陆军第82集团军合成某旅。
2022年,该旅转隶海军陆战队。“由陆到海”而不改野旅本色,“野八旅”以蓬勃朝气奋战在强军路上的新征程。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188师涌现出“群众纪律模范团”“大功团”“钢铁第一营”“猛虎连”“宁死不屈的八勇士”和燕秀峰(小兵张嘎原型)、张新年、于希贤、郭恩志、苏文禄等一大批英模群体和英模个人。培养出孟庆山、韩伟、王紫峰、王道邦、魏洪亮、徐信、张英辉等开国将领和省军级以上领导百余名。
师歌传唱
《我们的战旗多么鲜红》
(石祥、明理词 生 茂曲)
钢铁的队伍,猛虎的威风,我们有光辉的战斗历程,燕赵大地刻下血染的足迹,长城内外留下英雄的身影,南征北战,立下丰碑,抗美援朝立下战功,敢打硬仗,敢当主攻,我们的战旗多么鲜红,前进!前进!我们官兵一心,奋勇踏上新的征程,前进!前进!我们官兵一心,奋勇踏上新的征程!
钢铁的队伍,顽强的威风,我们要发扬光荣的传统,振兴中华挑起历史的重任,保卫和平筑起新的长城,加强国防,团结奋斗,报效祖国再立新功,敢于创新,敢当先锋,我们的战旗多么鲜红,前进!前进!我们官兵一心,奋勇踏上新的征程,前进!前进!我们官兵一心,奋勇踏上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