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明珠上半年净利降47%,控股股东拟向国资转让控制权
沧州明珠上半年净利降47%,控股股东拟向国资转让控制权
沧州明珠塑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沧州明珠”)近日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快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35亿元,同比减少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823.51万元,同比减少46.7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8114.3万元,同比减少48.55%。值得关注的是,公司控股股东河北沧州东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塑集团”)正筹划将公司控制权转让给当地国资,以优化公司股权结构并缓解资金压力。
业绩持续承压,三大产品毛利率齐降
沧州明珠的主要业务包括PE管道、BOPA薄膜和锂离子电池隔膜产品三大类。从2022年开始,公司业绩出现下滑趋势。2022年和2023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8.35亿元、26.19亿元,同比减少1.89%、7.6%;净利润2.81亿元、2.73亿元,同比减少23.22%、2.99%;扣非净利润2.49亿元、2.08亿元,同比减少19.66%、16.36%。
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三大产品中,PE管道塑料制品、BOPA薄膜塑料制品、锂离子电池隔膜新能源材料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2.57亿元、5.72亿元、5.81亿元,同比变动-13.01%、-5.11%、8.44%;毛利率分别为15.79%、7.63%、21.06%,同比减少0.84、4.61、6.64个百分点。
对于2024年上半年业绩再次下滑,沧州明珠表示,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三大类产品的毛利率较去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次是财务费用有所增加,系受到了汇率变动及利息收入减少的影响。
具体而言,上半年,沧州明珠的PE管道产品销售收入少于去年同期,主要是销量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产品销售价格、毛利率均无明显变化;BOPA薄膜产品销量及销售收入均高于去年同期,但盈利能力有所下降,主要是产品单位售价降低、单位成本增加导致毛利率降低较多;锂离子电池隔膜产品销量略高于去年同期,但销售收入、毛利率均低于去年同期,主要是受市场影响,售价降低较多。
控股股东拟向国资转让控制权
7月20日,沧州明珠发布公告,河北沧州交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交控集团”)拟以协议转让方式受让东塑集团持有的沧州明珠1.84亿股股份,占上市公司当前总股本的11%。同时,东塑集团将持有的沧州明珠剩余1.3亿股股份(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7.77%)对应的表决权、提案权等非财产性权利全权委托给交控集团行使,委托期限至东塑集团不再持有公司股份之日止。
本次交易前,东塑集团作为沧州明珠的控股股东,直接持有公司3.14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8.77%;于桂亭持有东塑集团股份比例为55.83%,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东塑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于立辉、赵明合计持有公司股3.26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9.50%。
上述交易完成之后,东塑集团对于沧州明珠的持股比例下降至7.77%,拥有表决权股份的比例为0。而交控集团将持有沧州明珠11%股份,并拥有18.77%的表决权。
因此,本次交易最终转让完成后,交控集团将成为沧州明珠的控股股东,沧州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将成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
目前,本次股权交易仅处于筹划、意向阶段,尚具有不确定性,交易价格也尚未确定。
二级市场上,截至7月30日收盘,沧州明珠股价为3.06元/股,上述拟转让的股权市值约为5.63亿元。
在沧州明珠看来,当地国资入主将有利于优化和完善公司股权结构,提升公司治理能力。对于东塑集团而言,向国资脱手上市公司控制权,其潜在的资金压力或将得到缓解。
据沧州明珠2月末披露的公告,在进行部分股份质押之后,东塑集团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中,已有2.12亿股处于质押状态,占其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67.53%,占公司总股本的12.67%。作为东塑集团的一致行动人,于立辉、赵明未进行股份质押。
彼时,沧州明珠还披露,东塑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未来半年内到期(含本次质押业务)的质押股份数量为0股,未来一年内到期(含本次质押业务)的质押股份数量为1.74亿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比例53.35%,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0.40%,对应融资余额为4.3亿元。
由于东塑集团所持股份存在质押,此次交易双方还约定,在正式《股份转让协议》生效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交控集团将支付标的股份转让对价款的35%,用于东塑集团办理质押股份的质押解除事宜。而东塑集团须保证将质押股份中至少8208.39万股(占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4.91%)解除质押,并将8208.39万股股(占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4.91%)在解除质押当日质押给交控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