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间作用力、分子势能和内能
分子间作用力、分子势能和内能
分子间作用力、分子势能和内能是物理学中热学的基础概念,它们描述了物质微观结构中的能量状态和相互作用。本文将从分子间作用力、分子动能、分子势能、物体的内能和温度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且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变化得较快。
分子动能
- 分子动能是分子热运动所具有的动能。
- 温度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
分子势能
- 分子势能的定义:由分子间的相对位置决定的能,在宏观上分子势能与物体体积有关,在微观上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
- 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分子间的作用力 (F)、分子势能 (E_p) 与分子间距离 (r) 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取无穷远处分子势能 (E_p=0))。
- 当 (r>r_0) 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当 (r) 增大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
- 当 (r<r_0) 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 (r) 减小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
- 当 (r=r_0) 时,分子势能最小。
物体的内能
- 内能: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 决定因素:温度、体积和物质的量。
-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位置高低、运动速度大小无关。
-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传热。
温度
- 一切达到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温度。
- 两种温标: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的关系:(T=t+273.15 , K)。
常见误区
-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 分子动能指的是由于分子定向移动具有的能。(×)
- 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 内能相同的物体,它们的平均分子动能一定相同。(×)
- 若不计分子势能,则质量和温度相同的气氢气和氧气具有相同的内能。(×)
分析物体内能问题的五点提醒
- 内能是对物体的大量分子而言的,不存在某个分子内能的说法。
- 内能的大小与温度、体积、物质的量和物态等因素有关。
- 通过做功或传热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相同温度的任何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都相同。
- 内能由物体内部分子微观运动状态决定,与物体整体运动情况无关。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恒不为零。
例题解析
例1 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克100℃的水的内能等于1克100℃的水蒸气的内能
B. 质量、温度、体积都相等的物体的内能一定相等
C. 内能不同的物体,它们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可能相等
D. 一个木块被举高,组成该木块的所有分子的分子势能都增大
解:1克100℃的水需要吸收热量才能变为1克100℃的水蒸气,故1克100℃的水的内能小于1克100℃的水蒸气的内能,选项A错误;
物体的内能与物质的量、温度、体积等因素有关,质量、温度、体积都相等的物体其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内能不一定相等,选项B错误;
内能不同的物体,其温度可能相等,它们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可能相等,选项C正确;
一个木块被举高,木块的重力势能增大,但木块的分子间距不变,组成该木块的所有分子的分子势能不变,选项D错误。
例2 如图,这是两分子系统的分子势能Ep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r=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
B. 当r>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C. 当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势能逐渐变大
D. 当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正功
解:由图像可知,分子间距离为r2时分子势能最小,此时分子间的距离为平衡距离。r=r1时两分子之间的距离小于平衡距离,可知r=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故A错误;
r2是平衡距离,当r1<r<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增大分子间距离,分子间作用力做正功,分子势能Ep减小,故B、C错误,D正确。
例3 分子间作用力F与分子间距r的关系如图所示,r=r1时,F=0。分子间势能由r决定,规定两分子相距无穷远时分子间的势能为零。若一分子固定于原点O,另一分子从距O点很远处向O点运动,在两分子间距减小到r2的过程中,势能______(填“减小”“不变”或“增大”);在间距由r2减小到r1的过程中,势能______(填“减小”“不变”或“增大”);在间距等于r1处,势能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零。
解: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两分子间距减小到r2的过程中及由r2减小到r1的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在间距等于r1处,分子势能最小,小于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