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何无论投奔谁,都能得到足够的敬重?他究竟有何本事
刘备为何无论投奔谁,都能得到足够的敬重?他究竟有何本事
刘备在三国时代群雄当中可以说是十分优秀的一位,而刘备最后也依靠其强悍的能力笑到了最后。与曹魏的曹操,东吴的孙权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势头,分别建立了三个国家。而刘备早期的经历可以说是颠沛流离,先后追随过不少的主公,而这其中不乏曹操袁绍这般的人,那么为什么刘备为什么到哪投奔谁,都会得到足够的敬重?这其中到底有着怎样的原因呢?接下来就从正史的角度来简单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先来介绍一下刘备的背景。
说起来刘备大家可能都认为其是平民出身,是白手起家的典范。但是殊不知刘备的背景其实极其深厚,远远超出大家的想象。其一,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虽然因为推恩令的原因,刘胜的后代到刘备那一代就已经基本上没什么王侯的待遇了,基本上就是相当于平民百姓。
但是这层身份帮助刘备有了取得正统的机会,可以说后期刘备之所以敢于称帝,与这一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除此之外,王侯之后的身份也使得刘备能够与其他诸侯平起平坐,帮助他得到了诸侯的敬重。
其二,刘备的老师其实也是不一般的人物,是汉朝著名的大儒卢植。要说起来卢植这个人也算汉朝的一个重要人物,其先是担任九江太守,庐江太守,在任期间讨伐了蛮族。后来黄巾之乱爆发,担任北中郎将,而后遭到构陷被囚禁。后来因为人求情,重新担任尚书职位。后来因为董卓霍乱朝纲而归隐山林,后来又曾经出山担任袁绍的军师,最后死于192年。
而卢植担任九江郡太守期间,其曾经作为刘备的老师教导刘备。而当时来说卢植可以说是汉朝为数不多的大儒,得到了许多人的敬重,而作为其弟子的刘备身份自然也就水涨船高,得到了许多好的名声。而除此之外,刘备还得以认识了后来的辽东太守公孙瓒,而公孙瓒也是早期收留刘备的人之一,可以说与这段同窗之谊有着很大的关系。
据《三国志》记载:
(刘备)年十五,母使行学,与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瓒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卢植。
其次刘备之所以得到人敬重与其能力出众有着极大的关系。
并非仅仅是由于其背景的原因。接下来就来分析一下刘备的经历以及其能力。刘备最早发家于黄巾之乱当中,因为征讨反贼有功而正式进入了历史舞台。可以说在此过程当中,刘备充分展现了其在军事方面的才能,从而在后来流离生涯当中这一点也为他加分不少,得到了其他诸侯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