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军名将:秋山真之的生平简介
日本海军名将:秋山真之的生平简介
秋山真之是日本近代海军的重要将领,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在日俄战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一个调皮捣蛋的少年,成长为日本海军的栋梁之才。
秋山真之(あきやま さねゆき,庆应4年3月20日,即1868年4月12日 - 大正7年,即1918年2月4日)是日本海军名将,天才参谋。他在日俄战争中提出的沉船闭塞旅顺港、敌前大转向、七段击等方案,为联合舰队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秋山真之出生于爱媛县松山市的一个下级武士家庭,是家里最小的儿子。他的哥哥秋山好古是陆军大将,参议院议员大石尚子是他的外孙女。
秋山真之幼名淳五郎,母亲是贞。他在乡里的汉学塾上学时,受到好友正冈子规上京的刺激,5年级时从爱媛县第一中学退学,于明治16年(1883年)前往东京。在东京,他先在共立学校学习英语,接着进入东京大学预备门,最后在东京大学学习教养课程。
他的英语老师高桥是清后来成为了首相。高桥曾向学生讲述自己13岁时去美国的经历,由于不懂英语,曾被卖为奴隶。他告诫学生们,不能指望西方国家在遇到困难时表现出多高的人道主义精神。一次,秋山真之与正冈子规在东京街头遭遇多名英国人无端刁难,最终在高桥是清的英国海军军官朋友的帮助下才得以解决。这件事让秋山真之深刻认识到国家法律的重要性。
由于家庭贫困,秋山真之在大学预科期间一直接受哥哥好古的接济。在他的哥哥——被誉为“日本骑兵之父”的秋山好古的影响下,他最终从大学预备门退学,改上海军士兵学校,与立志于文学的正冈子规分道扬镳。
明治38年(1905年)12月,联合舰队解散后,秋山真之担任巡洋舰舰长和第1舰队参谋长。大正元年(1912年)12月1日,他担任军令部第1班长。在军舰建造问题上发生的西门子事件中,他积极参与调查委员会的工作。大正5年(1916年)2月,他调出军令部,担任军务局局长期间,访问上海对中国进行实地考察,向中国提出招收留日学生的建议。他还与孙文有接触,并在背后支持中国民主革命。
大正5年(1916年)3月,秋山真之前往视察第一次世界大战。他从朝鲜半岛经西伯利亚铁道到达俄国、芬兰等东欧国家,5月到达英国,随后又前往法国、意大利。大正6年(1917年)9月,他前往美国,10月回国。回国后,他被任命为第二舰队水雷司令官,但因身体原因不久辞职。同年7月,他当选为海军将官会议议员的荣誉职位。
大学校教官时代,秋山真之被邀请参加佐藤铁太郎的「天晴会」研究经典,晚年醉心于灵学和宗教研究。他皈依了被多数军人接受的日莲宗,还跟从神道家川面凡儿学习神道,两人设立了皇典研究会。在好友海军机关学校教官浅野和三郎的介绍下,他参加了新兴宗教大本教。秋本是个宗教不定的人。大正7年(1918年)去世前钻研般若心经。
晚年,秋山真之因腹膜炎在箱根疗养,最后病情恶化,在小田原山下龟三郎的别墅去世,享年49岁。墓所在东京港区的青山墓地。
作为参谋长期秋山在东乡平八郎身后不为外人所知,直到战后通过岛田谨二被介绍。昭和47年(1972年)司马辽太郎的小说《坂上之云》使秋山家喻户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