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以”字竟然有这么多含义?
这个“以”字竟然有这么多含义?
“以”这个字在古文中出现频率极高,其含义也十分丰富。本文将通过分析初中语文教材中“以”字的不同用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常用字的多种词性及其在古文中的具体应用。
各位朋友,业精于勤,荒于嬉。我们将用三年时间的日课,将整个古籍中出现最多的一千个汉字,通学一遍。今日是日课第二天。我们将来聊聊二十四史中出现287107次的汉字“以”。不思不惑无有得。先来看看初中课文中的“以”,我们再来思考一下“以”的含义。
“以”在初中课文中出现的含义:
初中课文中“以”一共出现了76次。“可以”这个词在初中课文中出现了七次。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孔子·七年级上册》
-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陋室铭·唐·刘禹锡·七年级下册》
- 可以一战。《曹刿论战·《左传》·九年级下册》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鱼我所欲也·孟子·九年级下册》
-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鱼我所欲也·孟子·九年级下册》
-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孟子·九年级下册》
-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鱼我所欲也·孟子·九年级下册》
“可以”的意思是:
- 表示可能或能够
- 表示许可
- 不坏;还好
- 很;厉害
最开始的这个意思便是我们最常用的“可以”的意思。可能。那么大家来思考一下,此处“以”是什么含义呢?
“以”是能够的含义。
“所以”这个词在初中课文中出现了六次。
-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三国·诸葛亮·九年级下册》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八年级上册》
-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三国·诸葛亮·九年级下册》
-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三国·诸葛亮·九年级下册》
“所以”的含义是这样的:
- 表示因果关系,常与因为连用
- 指实在的情由或适当举动
- 所用;用来
- 原因;缘故
那么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以”这个字第二个含义:<连>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由于”。
“无以”这个词在初中课文中出现了两次。
-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诸葛亮·七年级上册》
-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诫子书·诸葛亮·七年级上册》
“无以”的含义是:
1.不采用。
2.谓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无从。
3.不得已
此处“以”的含义是:<连>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和方式,可译为“而”,也可省去。
“以为”这个词在初中课文中出现四次。
-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小石潭记·唐·柳宗元·八年级下册》
-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河中石兽·清·纪昀·七年级下册》
-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出师表·三国·诸葛亮·九年级下册》
-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出师表·三国·诸葛亮·九年级下册》
“以为”的含义是:认为。
此处“以为”中“以”的含义是:<动>认为。
“是以”这个词在初中课文中出现两次。
-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三国·诸葛亮·九年级下册》
-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三国·诸葛亮·九年级下册》
“是以”的含义是:所以;因此。
此处“以”的含义是:<介>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等。
“以来”这个词在初中课文中出现两次。
-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出师表·三国·诸葛亮·九年级下册》
-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南北朝·陶弘景·八年级上册》
“以来”的含义是:
表示从过去某时与现在之间的这段时间。
此处“以来”中“以”的含义是<介>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可译为“在”、“从”。
“以”的单独用法。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明·宋濂·九年级下册》
此处的“以”是什么含义呢?
<介>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视情况译为“拿”、“用”、“凭”、“把”等。
拿来被子盖在身上。这句话中“以”是“拿来”的含义。
根据上面的内容,不知道各位对于“以”的含义有没有清晰的认识呢?
“以”的汉字故事:
我们现在来看看“以”的出现有什么故事吧!
“以”在古代的写法是“㠯”。
看上去是不是与另外一个同样读音的汉字有些像?
“已”这个字表示停止的含义。
而“以”这个字表示用,使用的含义。
在小篆形象中,“以”与“已”两个字是相反的。形象相反,而含义相反。
这是多么独特的两个字啊!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学会“以”这个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