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为什么奶牛猫都这样?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为什么奶牛猫都这样?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1211A0700000

这就涉及到黑色素的迁移方式问题了。

猫的毛发在正常情况下只有两种色素,一种是产生黑色的真黑色素,另一种是产生红色的嗜铬黑色素(Phaeomelanin)。 不管什么颜色的猫都是这两种黑色素。

当猫还是胚胎的时候,它所有可用的两种黑色素细胞最初都聚集在它的背部。

具体来说,色素细胞起源于胚胎神经嵴,神经嵴位于胚胎背侧。

而色素细胞从神经嵴向身体的其他部位扩散,而决定它的扩散方式则是由白斑基因(S基因)决定。这个基因影响色素细胞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向全身扩散的速度和范围。

如果白斑基因活性较强(即高白斑表现),则白色占比越多,黑色或其他颜色的区域被限制在少数部位。

奶牛猫的“典型”分布(黑色集中在头部、背部和尾巴)是因为色素扩散不均匀,通常优先覆盖较大的核心区域,而四肢和腹部由于扩散不足容易变成白色。

下图展示了白斑基因(S基因)表达程度对猫毛色分布的影响:

就会有不同类型的奶牛猫:

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之所以不大会出现反转的毛色分布,是因为胚胎时期色素细胞的移动方向是自头部向背部再向四肢,而不是随机扩散。

所以,黑色在头部和背部优先扩散是生物学必然,而“反转分布”并不符合色素扩散的规律。当然,以上是多数情况。

不过,总有特殊情况。

下图中是泰国猫(Thai Cat)的白斑模式,是一种非典型的毛色模式,上白下黑:

泰国猫的白色分布受另一种基因或S基因变种的影响,表现为白色集中在背部,而深色集中在身体下方,也就是腹部和四肢。

这一模式中,背部的色素细胞扩散似乎被部分抑制,而腹部的色素细胞扩散更加完全。可能是由基因表达的区域性差异或局部环境的信号变化(例如Dkk4或其他抑制因子)导致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