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配得感",你值得拥有更好的
培养"配得感",你值得拥有更好的
"配得感",这个网络流行词,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所拥有或应得事物的内心认可和价值判断。当某人认为自己配得上某种待遇、荣誉或资源时,他就具有了较高的配得感。
什么是"配得感"?
很多人提到这个词时,会拿《甄嬛传》中的安陵容来做例子。安陵容,是个配得感太低的小镇女孩儿。这位出身卑微的小镇女子,尽管才华横溢——容貌端庄、绣艺精湛、歌声悠扬、擅长调香,乃至后来更在冰嬉中技压群芳,却因根深蒂固的自卑感,总觉"自己不配",这份配得感的缺失,让她在姐妹情谊中滋生猜疑与嫉妒,最终走向命运的悲剧。
配得感匮乏的人,大多来自社会底层,自幼环境所限,鲜少得到正面肯定,从而在心底埋下自我怀疑的种子,认为自己不够优秀、不够聪慧、不够美丽,亦或缺乏足够的资源与地位去拥抱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机遇、伴侣与生活方式。这种心态如同无形的枷锁,束缚了他们的视野,阻碍了追求梦想的脚步。
"配得感"缺失的案例
有一个朋友,长相不错,性格很好,工作能力也很强,但是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当年轻的时候面对几个追求者,怕自己配不上条件好的,便选择了其中一个长相和经济条件最差的,让很多人都叹息"鲜花插在牛粪上"。结果婚后生活并不幸福,后来终于离异,自己奋斗努力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才慢慢培养了自信,认识到自己值得更好的。
另有一位朋友,十几年前下岗后面对就业困境,起初因年龄、学历与外貌等因素限制,求职目标局限于低薪职位,屡遭挫折。然而,当她转变心态,敢于挑战更高薪资的管理岗位时,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她不仅成功应聘了广告公司部门主管的职位,更在岗位上不断学习成长,最终自立门户,成为自信满满的企业家。这一转变,正是配得感觉醒的生动写照。
"配得感"觉醒的力量
在人生的旅途中,当我们遇到一些机会,或者是很好的人时,如果从心里暗示自己"我不配",便是在无形中筑起了一道高墙,隔绝了外界对我们真正价值的认知与认可。试想,如果连我们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能够驾驭那些美好的机遇,或是不敢与优秀的人并肩同行,那么,外界的目光又怎能看到我们内在的光芒与潜力呢?
因此,我们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必须坚定内心的"配得感"。要勇于打破内心的枷锁,正视自己的优点与成就,欣赏自己的独特之处,并坚信自己有能力去把握那些难得的机遇。当我们以这样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时,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自信与魅力,会自然而然地吸引那些与我们同频共振的人与事。他们会看到我们眼中的光芒,感受到我们内心的力量,从而愿意给予我们更多的信任与支持。从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充满更多的可能。
成功人士的"配得感"
创业初期的马云,曾面对无数的嘲笑与质疑。但马云从未动摇过自己的信念,他坚信互联网将改变世界,而自己正是那个能推动这一变革的人。正是这种对自我价值的坚定认知,让马云在逆境中坚持下来,最终创立了阿里巴巴,成为了中国乃至全球电商领域的领军人物。马云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外界如何看轻你,只要你相信自己配得上更好的,就能创造出令人瞩目的成就。
从农村出来的明星赵丽颖,她出身普通,没有显赫的背景。但她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才华,一步步从配角成长为女主角,最终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业界的认可。赵丽颖曾说:"我不觉得自己是幸运的,我只是比别人更努力。"这句话背后,是她对自我价值的深刻认识,是她坚信自己配得上每一个角色的努力和坚持。
还有一位是喜剧明星黄渤,在成名之前,黄渤也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失败。他曾在酒吧驻唱、做过舞蹈教练、甚至开过工厂,但都没有取得太大的成功。然而,黄渤从未放弃过对表演的热爱和追求,他坚信自己配得上更大的舞台。最终,他凭借《疯狂的石头》等作品一炮而红,成为了华语影坛的实力派演员。
从他们几个人的身上,我们也深刻体会到"配得感"的重要。"配得感"不仅仅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力量,一种推动我们不断前进、不断超越自我的力量。当我们相信自己配得上更好的生活、更好的机会时,我们就会拥有无限的勇气和动力去追寻、去创造,会吸引那些与我们灵魂相契的人与事,拥有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和携手共进的灵魂伴侣。
培养"配得感"的建议
我们要每天对自己说,相信自己,是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我们值得被爱、被尊重、被珍惜,也配得上得这世间所有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