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糖尿病真的会"传染"?研究揭示夫妻间患病风险关联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糖尿病真的会"传染"?研究揭示夫妻间患病风险关联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healthcarehk.org/%E7%B3%96%E5%B0%BF%E7%97%85%E7%9C%9F%E6%9C%83%E5%82%B3%E6%9F%93%EF%BC%9F/

糖尿病真的会"传染"吗?一项针对34805对夫妻的研究给出了令人惊讶的答案。研究表明,如果配偶患有糖尿病,另一方患病的概率会显著增加。这种"传染性"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又该如何预防?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专家的解读。

2型糖尿病两大病因:遗传与环境

2型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复杂疾病。遗传因素决定了个体的糖尿病易感性,如果父母有一方患糖尿病,后代糖尿病患病风险增加1倍;如果父母双方都患糖尿病,后代糖尿病患病风险增加更明显;如果兄弟姐妹中有人患糖尿病,糖尿病患病风险增加约2倍。因此,遗传因素在糖尿病家族聚集倾向中起关键作用。

与遗传因素相比,环境因素,如肥胖、体力活动、饮食习惯、性格特征等,在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过去三十年间,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营养过剩、体力劳动减少、工作和生活压力增加、环境污染加重等,一系列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和有害生活方式的聚集导致中国II型糖尿病的大流行。配偶之间的遗传背景往往不相关,但它们通常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暴露,如共同的社会经济地位、教育水平、饮食习惯和体力活动水平等。

配偶患糖尿病,另一半患病概率高

研究团队在2011~2012年选取全国25个社区中34,805对年龄在40岁或以上的夫妻开展调查,旨在探讨糖尿病患者的配偶是否具有更高的糖尿病和其他心血管代谢病患病风险。所有调查对象提供详细的人口学资料、生活方式及临床信息,并采集隔夜空腹血样进行空腹血糖测定。不具有糖尿病病史的调查对象接受标准的口服75克无水葡萄糖耐量试验,并采集糖负荷后2小时血样进行血糖测定。研究结果表明,与配偶为非糖尿病患者的调查对象相比,配偶罹患糖尿病的调查对象具有更高的概率罹患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且这种关联独立于年龄、教育水平、糖尿病家族史、吸烟和饮酒状态、体力活动和饮食习惯等。

那么,40岁以下的年轻夫妻是否也可能存在这种"传染"现象呢?实际上,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长期静坐生活方式、社会心理压力、不规律生活作息、吸烟酗酒及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等心血管代谢病危险因素在年轻夫妻中的流行趋势更为严峻,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传染"现象可能同样存在,因此更加需要引起警惕。

两大原因,致糖尿病具"传染性"

夫妻之间糖尿病的"传染性",可能的原因至少有两种。一种为"门当户对",即在选择配偶时,人们倾向于选择与自身家庭背景、教育水平、经济地位、生活习惯等比较接近的另一半。另一种为"夫唱妇随",即夫妻双方在长期共同生活之后形成了共同的生活行为和习惯。

无论是"门当户对"还是"夫唱妇随",都体现了配偶之间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暴露因素,可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夫妻罹患代谢病风险高度相关的现象。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夫妻身上,对共同居住者(通常为家人)也同样适用。

当一个人的配偶或家人被诊断为糖尿病后,他/她更应该关注自身的血糖状态,积极参加常规体检,以便早期发现自身可能已经存在的血糖异常。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合理饮食、积极运动,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最有效的方法。

王卫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内分泌专科分会主任委员。擅长内分泌代谢病及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